zombie
> > > >
> > > >

calendar 10/07 星期二

  • 21:49

    紐交所母公司 ICE 斥資 20 億美元投資預測市場 Polymarket

    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母公司洲際交易所集團(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週二宣布將以 20 億美元規模對預測市場平台 Polymarket 進行戰略投資,使其投後估值達 90 億美元。此次投資將以現金支付,預期不會對 ICE 2025 年的財務結果或資本回報計畫產生重大影響。 除了投資之外,ICE 將成為 Polymarket 事件驅動數據的全球分銷商,為客戶提供具市場相關性的「情緒指標」。此外,ICE 與 Polymarket 也將在未來的代幣化(tokenization) 計畫上展開合作。 「我們與 ICE 的合作標誌著預測市場邁向主流金融體系的重要一步。雙方將擴展個人與機構如何利用機率來理解與定價未來。」Polymarket 創辦人兼執行長 Shayne Coplan 表示:「透過結合 ICE 的機構級規模與公信力,以及 Polymarket 的用戶導向特質,我們將為現代投資者打造世界級產品。實現代幣化等新技術的潛力將需要既有市場領導者與新世代創新者之間的協作,我們對於共建感到無比期待。」 Polymarket 由 Shayne Coplan 於 2020 年創立,旨在讓使用者能透過買賣特定事件可能結果的股份來表達對事件的看法,所有交易皆透過智慧合約以點對點方式撮合。該平台已吸引全球使用者參與,涵蓋政治、商業、文化與體育等多元主題。由於市場準確性高,Polymarket 目前已成為 X(前身為推特)與 Stocktwits 的官方預測市場合作夥伴。 資料來源 相關報導:《Snoop Dogg 宣布戒菸!Polymarket 開賭盤押注他是否信守諾言》 相關報導:《紐交所母公司為何向預測市場 Polymarket 投資 20 億美元?》
  • 16:42

    現在買比特幣晚了嗎?Pantera 合夥人:大多數人仍未持有加密貨幣,現在進場還不遲

    Pantera Capital 普通合夥人 Cosmo Jiang 表示,那些錯過加密貨幣熱潮的投資人,其實仍有機會參與,因為目前市場上「大多數人仍未持有任何數位資產」。 比特幣(BTC)今晨突破 12.6 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但 Jiang 在 CNBC《Fast Money》節目上指出,大部分投資者仍對加密資產「零曝險」,觀望態度明顯。Cosmo Jiang 說道: 「根據美國銀行幾週前的調查,有超過 60% 的投資人完全沒有接觸數位資產。這代表加密市場其實還遠遠沒有飽和。『現在進場太晚』這個說法並不成立,因為大多數人根本還沒開始買。」 加密貨幣持有率仍低 根據美國「加密貨幣協會」於 2025 年 5 月發布的《加密市場現況報告》,目前僅有 21% 的美國成年人持有任何形式的加密貨幣,約每五人中僅一人參與市場。此外,根據 ApeX Protocol 於 2025 年 9 月報告顯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加密貨幣採用率最高,但即便如此也僅有 25.3% 的人口持幣。 Stocktwits 市場主管 Tom Bruni 先前受訪時也指出,比特幣價格頻頻創高,反而讓許多投資人「因為 FOMO 而不敢進場」,擔心買在高點。 比特幣已獲主流認可,輪到山寨幣發光 Cosmo Jiang 表示,過去幾年市場的焦點一直是「讓比特幣取得合法地位」,如今主流投資者已開始理解其價值,接下來將是其他山寨幣發揮潛力的時刻。 「下一步,就是讓其他數位資產擁有自己的舞台,例如以太坊、Solana 等。這些項目本質上都是大型科技平台,正以驚人速度成長。」 他進一步指出,Pantera 認為 Solana 有潛力成為下一代大型科技公司。 ETF 強勁流入,加密資產受青睞 儘管許多投資人仍在觀望,但 Cosmo Jiang 指出,比特幣正出現強勁的資金輪動,老投資者獲利了結,新投資人接手,尤其是比特幣現貨 ETF 的「壓倒性需求」。 「今年最明顯的趨勢之一,就是原本的阻力紛紛轉變成順風。傳統股市投資人正大舉擁抱加密資產。」 根據統計,比特幣現貨 ETF 的資金流入量如今已超越納斯達克同期的流入金額。僅上週,比特幣現貨 ETF 淨流入達 32.4 億美元,幾乎追平 2024 年 11 月的歷史紀錄。 參考來源
  • 16:31

    傳奇投資人 Paul Tudor Jones 稱市場正醞釀「爆發性上漲」,示警末升段風險

    著名對沖基金經理 Paul Tudor Jones 認為目前市場的整體條件已經就緒,有利於股市在最終見頂前出現一波強勁的上漲行情。 這位 Tudor Investment 的創辦人兼投資長表示,當前市場讓他想起 1999 年底網路泡沫爆發前的情境,當時科技股大漲、投機情緒高漲。Jones 提到,如今人工智慧領域出現的「循環交易」或「供應商融資」(vendor financing)現象讓他感到「不安」。 「我猜測現在市場已經具備引發某種『爆發性上漲』的所有條件。」Jones 在接受《CNBC》節目採訪時表示:「歷史常會以相似的方式重演,所以我認為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會再度發生。若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現在的情勢比 1999 年更具爆炸性潛力。」 Jones 指出,現在與 1999 年最大的不同在於美國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環境,當時聯準會正準備升息,而現在則剛開始進入新一輪寬鬆週期。此外,美國現在正處於 6% 的預算赤字,而 1999 年時則擁有 990 億美元的預算盈餘。他補充說:「這樣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組合是自戰後初期、也就是 1950 年代早期以來從未見過的情況。」 Jones 強調,牛市後期最大的矛盾在於,投資人一方面急於抓住超額獲利,另一方面又無可避免地將面臨痛苦的市場修正。他表示: 「你得很快地上下車。如果你回顧過去幾次牛市,最大的漲幅幾乎都出現在見頂前的最後 12 個月,那段時間的漲幅通常是年度平均的兩倍。在那之前,如果你不參與,就會錯過最豐厚的那段行情。但如果你參與了,就必須反應夠快,因為最終的結局會非常、非常慘烈。」 Jones 並未預測市場會立即下跌,他認為牛市仍有空間繼續上行,尚未進入最終階段。他表示: 「要讓股價再被推升,必須出現一場投機狂熱。這需要更多散戶的參與,也需要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資金進場,包括多空對沖基金、長線資金等。」 他並指出,從現在到年底,他將持有黃金、加密貨幣與納斯達克科技股的組合,以把握這波由 FOMO 情緒推動的上漲行情。 參考來源
  • 15:36

    美法官住家遭縱火引發討論,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呼籲以「零知識證明」解決社會問題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近日在社群平台上針對一起美國法官住宅遭縱火的事件發表看法,主張司法與治理行為應該「更匿名化」。他指出,法官的職責是依據事實與良知裁決,而非向「暴力群眾」或政治壓力負責。Vitalik 更進一步表示,未來社會可能需要運用加密技術來保護決策者身分安全,避免政治報復與輿論暴力。 法官住宅遭縱火引發隱私疑慮 Vitalik 的言論源自美國《TIME》報導的一起事件。南卡羅來納州法官 Diane Goodstein 近日住宅遭縱火,她的丈夫與兒子在逃離時受傷。該法官此前曾因阻止川普政府試圖取得選民資料而多次收到死亡威脅。當局尚未公布縱火原因,但案件被視為政治暴力升級的象徵。 Vitalik 在轉發該新聞時表示,這正說明了司法判決者的身分應該受到更嚴格保護: 「法官應該根據事實與良知作出裁決,而不是對暴力群眾『負責』。」 Vitalik 的主張:治理應匿名化 事實上,Vitalik 長期主張「匿名治理」,也曾倡議聯合國大會投票應採「秘密投票制」,以防止國際政治壓力干擾表決結果。Vitalik 承認,這樣的構想在今天聽起來「瘋狂」或「理想化」。他在貼文中寫道: 「很多人會質疑,為什麼這個加密圈的人要用什麼零知識(zk)鬼技術來解決社會問題?但在 2020 年代這個『物理報復變得非常容易』的時代——包括來自外國敵對勢力的威脅——我認為這類想法最終會進入『可被社會討論的範圍』。」 他指出,在社群媒體與 AI 技術加速資訊擴散的環境下,個人身分與行為暴露的風險前所未有,政治與司法人物更容易成為報復目標。未來,若要維持公共治理的理性與安全,「匿名化與加密保護」將成為新的制度選項。 什麼是「零知識證明」? 所謂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簡稱 ZKP),是一種密碼學技術,能讓一方在「不洩露任何資訊」的情況下,向另一方證明某件事是正確的。例如:假設你想證明自己年滿 18 歲,傳統方式需要提供身份證號或出生年月,這會暴露額外隱私;但使用零知識證明技術,你可以在不透露生日的情況下,讓系統確信你確實超過 18 歲。 Vitalik 認為,這項技術可以擴展到治理層面。換句話說,「匿名不等於不負責任」,而是藉由加密技術建立「可信的隱私保障」。
  • 13:26

    華爾街態度轉趨開放,大摩建議積極型投資組合加密貨幣配置最高 4%

    投資銀行巨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全球投資委員會(Global Investment Committee,GIC)在 10 月 1 日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建議客戶與理財顧問在其最積極型的投資組合中,將加密貨幣初始配置上限定為 4%。這項指引進一步反映出華爾街的態度正在改變,越來越多投資機構開始重新審視數位資產在傳統多元資產投資組合中的定位。 摩根士丹利將加密貨幣歸類為「具投機性但日益受歡迎」的實物資產,並主要聚焦於比特幣(Bitcoin),認為它是一種稀缺資產,類似於「數位黃金(digital gold)」的概念。該報告建議根據投資人的風險輪廓,在投資組合中配置 0% 至 4% 不等的比例。 摩根士丹利報告表示: 「雖然 GIC 的配置模型目前不會明確納入加密貨幣配置,但我們的目標是支持理財顧問與客戶,他們能靈活地將加密貨幣納入其多元資產投資組合中。」 根據報告,摩根士丹利建議保守型與收益導向型投資人應完全避開加密貨幣,平衡成長型投資組合對加密貨幣的初始配置比例最高可達 2%,而機會成長型投資組合(風險承受度最高的類型)則建議最高配置 4%。 來源:Hunter Horsley GIC 同時建議投資人應定期進行再平衡,以避免市場上漲期間配置比例膨脹,因為這可能導致「更大回撤與過度波動」。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寫道:「儘管這一新興資產類別近年經歷了高於平均的總報酬與波動下降,但加密貨幣仍可能在宏觀或市場承壓期間出現更劇烈的波動,並與其他資產類別產生更高的相關性。」 投資管理公司 Bitwise 執行長 Hunter Horsley 將這份報告稱為「重大消息」,並指出摩根士丹利全球投資委員會(GIC)為 16,000 名理財顧問提供指引,並管理總額高達 2 兆美元的客戶儲蓄與財富資金,「我們正邁入主流時代」。 其他機構建議 這項策略使摩根士丹利與其他已開始發布加密貨幣配置框架的主要資產管理公司並列。貝萊德(BlackRock)先前表示,比特幣在投資組合中的配置比例介於 1% 至 2% 為「合理範圍」,而灰度(Grayscale)的模型分析顯示,最理想的配置比例約為 5%。 此外,富達(Fidelity)已透過個人退休帳戶(IRA)與現貨交易所交易產品(ETP)支援加密貨幣投資,並發布研究指出,在加密貨幣採用率上升的情境下,2% 至 5% 的比特幣配置比例可能提升整體報酬。 其他機構則持謹慎樂觀態度。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雖未發布任何加密貨幣配置指引,但已開放加密貨幣 ETF 投資,並計劃於 2026 年推出比特幣與以太幣(ETH)的現貨交易服務。 先鋒集團(Vanguard)長期以來對加密貨幣採取最嚴格的立場之一,禁止其券商平台交易比特幣現貨 ETF,並一再警告該資產類別「尚未成熟」,不適合長期投資者。然而,近期有報導傳出先鋒集團正考慮是否允許在其平台上開放加密貨幣 ETF 的投資管道。這一舉措若成真,將代表其立場出現重大軟化。 參考來源
  • 13:14

    知名 YouTuber MrBeast 示警:AI 正在顛覆創作生態,數百萬內容創作者恐受影響

    全球知名的 YouTube 創作者 MrBeast 近日在社群媒體上發文,直言生成式人工智慧(AI)可能對全球創作者產業造成巨大衝擊,憂心「數百萬以創作為生的人將受到影響」,並警告「這是個可怕的時代」(Scary times)。 https://twitter.com/MrBeast/status/1974877494936539169 根據《富比士》2025 年榜單,MrBeast 以 8,500 萬美元年收入與 6.34 億粉絲 位居全球第一創作者,他的言論對整個內容產業具有風向標意義。若連這位 YouTube 王者都對 AI 表達不安,顯示中小型創作者的焦慮已開始蔓延。 MrBeast 的發言正值 OpenAI 推出 Sora 2 之際。這項全新 AI 影音生成工具,搭配行動 App,能讓用戶創造包括「自己」在內的短影音內容,並以 TikTok 式的介面分享。該應用上線後旋即登上美國 App Store 首位,引發社群熱議。 同時,YouTube 也積極整合 AI 功能,推出自動生成影片片段、AI 聊天助理,以及透過 Veo 模型將靜態照片動畫化等新工具。對許多創作者而言,這象徵 AI 正快速滲透到內容製作的各個環節,甚至可能削弱人類創意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MrBeast 本人過去也曾試圖使用 AI。今年夏天,他的數據平台 Viewstats 推出「AI 生成縮圖」功能,但遭粉絲批評「背棄人類創作者」,他最終緊急下架該功能,改以「人工設計師接案」的方式取代。此外,MrBeast 的慈善組織 Beast Philanthropy 也曾投資 AI 專案,顯示他並非反對技術本身,而是擔心 AI 的氾濫將「摧毀創作生態」。 參考來源
  • 12:27

    以太幣儲備巨頭 BitMine 再度出手!上週增持逾 8 億鎂 ETH,股價飆漲超 11%

    專注於積累以太幣的數位資產儲備公司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持續擴大其加密資產儲備,上週再度購入 179,251 顆以太幣(ETH),按目前價格計算約 8.2 億美元。 根據週一發布的新聞稿,這筆增持使 BitMine 的以太幣儲備突破 283 萬顆 ETH,相當於全球以太幣總供應量的超過 2%,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最大 ETH 儲備公司的地位。BitMine 表示,目前公司總加密資產與現金儲備達 134 億美元,其中包括: 現金:4.56 億美元 以太幣:283 萬顆,價值約 129.7 億美元 比特幣:192 顆,價值約 2,400 萬美元 Eightco Holdings(WLD 儲備公司):戰略持股 消息公布後,BitMine 股價昨日收漲 11.6%,報 63.22 美元,為近 3 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自 6 月進行戰略轉型以來,BitMine 已成為所謂 「數位資產儲備(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 的代表性公司之一。 BitMine 目標在於收購以太幣總供應量的 5%,並透過質押產生收益。目前在所有加密資產儲備公司中,BitMine 僅次於 微策略的比特幣儲備,位居全球第二大儲備。 BitMine 董事長 Tom Lee 在聲明中表示: 「我們仍堅信,推動本輪超級周期(supercycle)的兩大投資敘事是人工智慧(AI)與加密貨幣(crypto)。以太幣的現價仍低於其未來價值。」
  • 11:27

    灰度以太幣現貨 ETF 啟用質押功能,Solana 信託基金正等待轉換批准

    加密資產管理公司灰度(Grayscale)已為其在美國發行的以太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啟用質押(staking)功能,使投資者能透過其持有的資產獲得額外收益。 灰度在週一的聲明中表示: 「灰度以太坊信託 ETF(股票代碼:ETHE)與灰度以太坊迷你信託 ETF(股票代碼:ETH)已成為美國首批啟用質押功能的加密貨幣現貨交易所交易產品(ETP)。」 灰度也宣布其 Solana 信託基金(代碼:GSOL)——透過傳統券商帳戶提供 SOL 曝險的封閉式投資工具——已啟用質押功能。監管機構正在審理 GSOL 轉換為 ETF 的申請案件,若獲批准,該基金有望成為首批具備質押功能的 Solana 現貨 ETF 之一。 https://twitter.com/Grayscale/status/1975147923387363421 透過質押部分以太幣與 SOL 持倉,灰度讓投資人在獲取對 ETH 與 SOL 曝險的同時賺取區塊鏈網路獎勵。該公司表示,其將透過機構級託管商與驗證節點合作夥伴以被動方式進行質押,協助維護網路安全並支持長期的協議韌性。 美國首檔具質押功能的 ETF 今年 7 月,交易所交易產品發行機構 Rex Shares 及其加密貨幣部門 Osprey Funds 共同發行了首檔在美國提供 SOL 曝險與原生質押獎勵的 ETF,股票代碼為 SSK。該產品依據《1940 年投資公司法》架構設立,作為避開《1933 年證券法》限制的一種替代途徑。雖然 SSK 基金並非1933 年法規下的標準現貨 ETF,但其確實持有 SOL,其中至少 50% 為直接質押,其餘配置於如 ETP 與流動性質押代幣等工具中。 因此,灰度的以太幣 ETF 成為首批依《1933 年證券法》途徑發行並加入質押機制的美國加密貨幣現貨 ETF。若獲監管批准並完成轉換,其 Solana 產品也可能成為同類型的首批產品之一。 參考來源
  • 10:55

    華府關門進入第二周!川普堅持不讓步,參院兩黨再度投票失敗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進入第七天,參眾兩院仍陷入僵局。根據《CNN》報導,參議院今日再度針對兩項重啟政府的法案進行表決,但民主、共和兩黨各自的提案均未能通過,導致政府停擺恐將延續至本週末。 兩黨互相指責、缺乏談判進展 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總統川普已與眾議院議長麥克・強森(Mike Johnson)及參院共和黨領袖約翰・圖恩(John Thune)通話,並持續掌握停擺情況。不過,她強調,川普認為「沒有任何理由進行談判」,並主張應先恢復政府運作,再討論其他政策問題。白宮發言人指出: 「他非常明確——應該立刻重啟政府,之後再討論醫療保險或預算等議題。」 此外,川普方面還對外宣稱「與部分民主黨議員進行了良好溝通」,甚至暗示可能在醫療改革上達成共識。不過,參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隨即否認,強調「川普所說的不實」,並批評白宮至今「毫無誠意」與民主黨展開協商。 兩項預算提案均告失敗 週一晚間,參議院再度表決共和黨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結果以52票對42票未能通過,距離通過所需的60票仍差八票。雖有三名民主黨人倒戈支持,但仍不足以突破程序門檻。 共和黨參議員吉姆・賈斯蒂斯(Jim Justice)形容這場重複投票「就像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批評民主黨「劫持美國人民做人質,只為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民主黨議員彼得・威爾奇(Peter Welch)則表示,兩黨雖有「非正式交流」,但沒有任何結構化談判,「大家都在說話,卻沒有人真正坐下來談」。 健保補貼與預算分歧爲核心爭議 這次政府停擺的焦點,落在民主黨堅持要延長《平價醫療法案》(Obamacare)下的稅收補貼。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若延長該補貼十年,成本約為3,500億美元,可讓2035年前增加近400萬名美國人獲得醫療保險。 共和黨則批評補貼政策「浪費公帑」,川普更在白宮表示:「這些補貼是『浪費數千億美元』,我們應該有更好的健保制度。」他強調,若要談判,也應涵蓋「更廣泛的醫療改革議題」。 政治對峙進入第二週 隨著政府關門邁入第二週,市場與民眾的不安情緒升溫。參院民主黨人警告,若無協議,政府可能需暫停更多公共服務;而共和黨則堅稱,只有民主黨讓步才能「重開政府」。 川普週末接受《CNN》訪問時仍聲稱:「共和黨正在贏得勝利,我相信這場關門將以正面的結果結束。」然而,目前看來,美國政治對峙仍陷死循環。
  • 10:34

    BTC、ETH 領漲,數位資產投資產品上週資金流入創 59.5 億美元新高

    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CoinShares 在週一發布的報告中表示,上週數位資產投資產品錄得 59.5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創下單週淨流入總額最高紀錄。 CoinShares 分析師認為,這主要是對美國聯準會降息決議的延遲反應,再加上週三公布的 ADP 就業報告顯示勞動市場疲弱,以及美國政府關門引發的穩定性擔憂所共同推動。受此帶動的價格上漲令整體資產管理規模(AUM)攀升至 2,540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來源:CoinShares 從區域分布來看,投資情緒普遍樂觀,但資金主要集中於美國,上週淨流入總額創下 50 億美元的新紀錄。瑞士也刷新紀錄,流入 5.63 億美元。德國則錄得 3.12 億美元的淨流入,是歷來第二高。 就各幣種而言,比特幣(BTC)投資產品上週錄得 35.5 億美元的淨流入,創單週淨流入總額新高。即使上週幣價逼近歷史高點,投資人仍未選擇做空相關投資產品,顯示市場信心強勁。 以太幣(ETH)投資產品則流入 14.8 億美元,使年初至今累計流入額達到創紀錄的近 137 億美元,幾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Solana 與 XRP 投資產品則分別錄得 7.065 億美元和 2.194 億美元的顯著流入。其他山寨幣(altcoins)投資產品的流入額相對有限。 來源:CoinShares
  • 10:27

    黃金與比特幣同創新高!Citadel 執行長:「貶值交易」恐掀資產泡沫

    對沖基金 Citadel 的創辦人暨資產管理人肯尼斯・葛里芬(Kenneth Griffin) 表示,投資者開始認為黃金比美元更安全,這種趨勢讓他「感到非常不安」。 擔任 Citadel 執行長的葛里芬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指出:「隨著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 的趨勢,資產價格出現了明顯的通膨現象。人們正在尋找使投資組合實質脫離美元、或對美國主權風險進行避險的方式。」 目前,美國共和與民主兩黨在預算談判上僵持不下,導致聯邦政府持續處於關門狀態。受此影響,加上市場預期美國將進一步降息,金價於 10 月 6 日創下歷史新高。同時,所謂的「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推動了黃金、白銀與比特幣的投資需求,今年以來不斷擴大。 所謂「貶值交易」,是指當法定貨幣價值下跌時,投資者將資金轉移至具保值功能的資產,如黃金或比特幣,以對沖貨幣貶值風險的投資策略。近日,金價與比特幣同步上漲並創下新高,許多分析師認為這是因為「貶值交易」正對法幣形成壓力。 葛里芬指出,美國目前的財政與貨幣政策類似於經濟衰退時期的刺激措施,而這些政策正助長市場的過熱氛圍。他形容道: 「美國經濟就像攝取過量糖分的小孩,正處於短暫的興奮狀態。」
  • 09:40

    比特幣今晨觸及 12.6 萬美元,刷新歷史新高;宏觀不確定性是主要推手?

    宏觀不確定性推動比特幣再創新高 比特幣於今晨一度突破 12.6 萬美元,刷新歷史新高至 126,223 美元。Deribit 商務長 Jean-David Péquignot 表示,比特幣的漲勢是由「宏觀經濟完美風暴」所推動。 美國政府關門危機使市場資金湧向黃金與比特幣等「硬資產」,再加上比特幣現貨 ETF 的強勁資金流入與交易所現貨供應下降,形成自我強化的牛市循環。技術面上,他指出比特幣的「雙底突破」形態已經完成,短線目標區間為 128,000~130,000 美元,若動能延續,甚至可能觸及 138,000 美元。 但他也提醒,目前市場處於超買狀態,可能會短暫回調至 118,000~120,000 美元。 「接下來要關注波動率是否突然上升,或看跌期權成交量是否增加,這些都可能是短期修正的警訊。多頭的目標在 13 萬美元以上,而空頭則可能在過熱時尋找機會。」 ETF 資金流是主要推手 除了搭上宏觀經濟風暴的順風車以外,ETF 資金流也是背後的主要推手之一。量化交易公司 Kronos Research 首席投資官 Vincent Liu 表示:「推動比特幣上漲的主因其實是 ETF 的資金流入。」 他補充說,除了 ETF 之外,「交易所供應緊縮、美元走弱與宏觀不確定性」也共同推升了這波行情,「機構的強勢買盤使得週末的上漲更具延續性。」 今年以來,機構買入的比特幣數量甚至超過礦工供應。礦工平均每日產出約 900 顆比特幣,但根據金融服務公司 River 在 9 月的報告,企業平均每天收購 1,755 顆 BTC,ETF 則每日購買 1,430 顆 BTC。 幣安澳洲及紐西蘭總經理 Matt Poblocki 也指出,市場正逐漸向「藍籌資產」集中,這代表資金正在轉向長期穩定性。Matt Poblocki 表示: 「比特幣今年再創新高,是資產持續成熟與動能強勁的象徵,這波漲勢不只是短線投機,而是市場結構性轉變的結果。全球監管進展與機構資金的大規模流入——尤其透過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正在穩固比特幣在主流金融體系中的地位。」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contact@zombit.info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