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9/01 星期一

  • 20:39

    智通科創:台灣首家「類微策略」企業誕生,比特幣+新興市場金融雙引擎能爆發成長?

    台灣首間採取比特幣投資策略的企業智通科創(8932),本文將深度剖析其近期兩個重大營運轉型策略。 一場撼動台灣資本市場的董事會決議 2025 年 8 月 8 日,智通科創股份有限公司(台股代碼:8932)董事會決議內容在台灣資本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決議通過兩項驚人決策:第一,成為台灣首家導入「比特幣儲備策略」的上市企業,另一方面透過收購 Letul Investments 全數股權,拿下印度非銀行金融公司(NBFC)執照。此舉不僅震撼台北股市,也讓區域資本圈重新思考「數位資產+跨境金融」的可行路徑。 這兩個決議讓智通成為台灣首家公開採用「比特幣儲備策略」的上市公司,同時將營運觸角伸向了全球最具潛力、也最為複雜的新興市場之一。這並非源於經營困境下的絕地求生,恰恰相反,它是該公司在巔峰時期的主動出擊。 宣告這項重大轉型之前,智通科創體質堪稱強健。檢視 25 年上半年財務報表,高達 64% 的毛利率與 50% 的營業利益率,證明了其強大的獲利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公司帳上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充裕,資產負債表健康,為戰略擴張提供了資本後盾 。過去數年間,其股價的強勢表現也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其既有業務的高度認可 。 營收表現2025 年上半年累計營收年增長率超過 60% 獲利能力毛利率約 64.70%,營業利益率約 50.25% 每股盈餘 (EPS)2025年第二季達 0.96 元,創下新高 現金部位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近 9 億新台幣 市場表現股價近一年漲幅超過 256%,近三年漲幅超過 600% 現市值約 341 億新台幣 *表格數據截至2025年8月,部分數據可能因股價或財報更新而變動。 雙引擎啟動:比特幣儲備與跨境金融 智通的轉型計畫,由兩個看似獨立卻內在關聯的引擎共同驅動。瞄準數位世界的價值儲存資產「比特幣」,另一個則接壤新興市場的金融需求。 攜手 SORA,加入比特幣資產佈局 由左至右 Paul Lee(co-CEO of BITPLANET), Eric Trump(川普次子), 蔡總(智通科創總經理), Jason Fang(AsiaStrategy Chaiman and co-CEO) SORA 攜手智通、BITPLANET 一同在 Bitcoin Asia 與川普次子(Eric Trump)共同探討比特幣儲備之未來。 智通並未像市場預期的那樣直接衝入加密貨幣市場購買比特幣,而是選擇了更為迂迴精巧的路徑。公司宣布認購由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Top Win International Limited(現更名 AsiaStrategy, 交易代碼:SORA)發行的 200 萬美元、三年期可轉換公司債(Convertible Bond, CB)。 這項金融工具的選擇本身就極具策略性:可轉債兼具債券的保本特性與股票的增值潛力,若SORA股價上漲,智通可將其轉換為股權,享受資本利得;若表現不如預期,則仍可作為債權人要求還本付息,為前瞻性投資提供了安全空間。 SORA 的戰略合作夥伴也是知名的 Web3 投資基金 Sora Ventures,該公司前身為 Top Win ,近期更名為「AsiaStrategy」,宗旨在於成為亞洲版的「微策略(Strategy)」,專注於推動亞洲上市公司的比特幣儲備策略 。 SORA 已在日本與知名比特幣持倉上市公司 Metaplanet、以及在韓國與當地金融集團建立合作關係,在協助企業處理比特幣相關的合規、會計準則與監管應對方面,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 。 根據智通內部人士說明,此次合作具有雙重目標:資本層面上,透過 SORA 的專業操作,間接參與比特幣的價格上行潛力;戰略層面上,更重要的是「拜師學藝」,借助 SORA 在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合規、會計準則、國際網路資源,幫助智通未來更快落地自己的比特幣與數位資產業務。 取得印度 NBFC 金融牌照 佈局數位資產的同時,智通另份心神已踏上南亞大陸的土地。公司宣布全數收購位於新德里的 Letul Investments Private Limited,其核心資產是一張由印度儲備銀行(RBI)核發的非銀行金融公司(NBFC)執照 。 這張執照是智通進軍印度市場的入場券與通行證。擁有 NBFC 牌照,意味著智通獲准在印度合法從事放款、支付及其他數位金融服務 。相較於從零開始申請,直接收購一家持有牌照的公司,無疑是進入這個高度監管市場最快、最有效率的方式。此舉不僅是財務投資,而是智通建立海外實體營運據點、獲取關鍵金融資產的關鍵,為其「跨境金融」業務拉開序幕。 為何智通在此刻選擇比特幣? 智通董事會表示,為何選擇比特幣間接投資?主因是基於全球宏觀經濟趨勢、與比特幣資產特性的深入研究。 在進入投資決策前,我們董事會與研究團隊對比特幣進行了深入研究,歷史數據上,比特幣自 2009 年以來,歷經四次減半週期,價格中長期趨勢始終向上。當下的宏觀環境,全球貨幣寬鬆與法幣貶值趨勢下,比特幣的『稀缺性』與『去中心化』優勢越來越凸顯。  而美國比特幣 ETF 通過後,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將比特幣視為戰略儲備資產,徹底打開資本市場接受度。 智通對於比特幣進行了長年透徹研究,對於未來比特幣走勢看發,智通董事會初步透露研究的觀測預測: 短期(1 年內):價格仍會有高波動,但市場接受度與 ETF 資金流入將持續支撐需求; 中期(1–3 年):若宏觀環境維持目前趨勢,我們認為比特幣仍有望突破前高; 長期(3–5 年以上):比特幣可能成為「數位黃金」,其市值潛力仍有數倍空間。 基於研究結論基調,智通決定採取「長期持有+資本槓桿策略」,而非短期投機。 智通的觀點,在全球機構投資者中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自從 2024 年初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 以來,大量傳統資本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湧入比特幣市場 。主力由貝萊德(BlackRock)和富達(Fidelity)等巨頭發行的比特幣 ETF,持續錄得龐大的資金淨流入,顯示機構對比特幣的定位已從投機性資產轉變為可納入長期資產配置的戰略儲備 。 富達與方舟投資(ARK Invest)等機構的研究報告也反覆論證,將比特幣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有助於提升長期回報並分散風險 。智通決策,也建立在此類全球性的典範轉移之上。 台灣版「微策略效應」的誕生 智通的策略,顯然是受到了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MicroStrategy)的啟發。微策略自 2020 年起,將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大規模轉換為比特幣,開創了「上市公司比特幣儲備」的先河。其股價也因此與比特幣價格高度連動,成為資本市場上帶有槓桿效應的比特幣投資代理(proxy)。 這種模式形成了正向的「飛輪效應」:比特幣價格上漲推高公司股價,公司便能利用更高的股價進行增發或發行可轉債等方式募集更多資金,再用這些資金購入更多比特幣,進一步增加每股的比特幣含量,從而吸引更多看好比特幣的投資者 。 這種全新的公司理財與資本運作模型,智通透過與SORA合作,意圖在台灣複製這種模式,將自身打造成融合軟體業務與數位資產價值的複合型投資標的。 策略比較:智通與大豐電路徑之差 在台灣,智通並非唯一家擁抱比特幣的上市公司。有線電視運營商大豐電(6184)稍早也宣布將直接購買比特幣作為公司長期儲備資產,股價應聲漲停,引發市場熱議。但智通與大豐電的策略選擇,恰好體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風險管理哲學。 大豐電的「直接買幣」策略簡單直接,但也暴露在台灣當前未明的監管與會計規則之下。根據台灣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於 2022 年底發布的《加密貨幣交易會計處理之指引》,該指引主要依循現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但對於上市公司如何具體認列虛擬資產,並未提供如美國新 FASB 規則那樣清晰的「公允價值會計」 。 這意味著,大豐電可能需要將比特幣列為「無形資產」,當比特幣價格下跌時必須認列減損損失,侵蝕獲利;但比特幣價格上漲時,未實現的收益卻不能反映在損益表上,直到出售為止。 智通管理層洞悉這點,選擇了間接路徑投資 SORA 的可轉債,讓公司在享受比特幣潛在升值效益的同時,更能規避了國內會計準則的灰色地帶。 雙引擎轉型:在金融科技藍海裡掘金 如果說比特幣策略是為了強化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那麼印度金融科技業務則是為了打造一個強勁的現金流引擎。 智通選擇印度作為出海第一站,是看中了其巨大市場潛力。印度擁有14億人口,能迅速操作數位科技商品的年輕人為數眾多,這為金融科技的普及提供了肥沃土壤。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的報告,印度金融科技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5年的441.2億美元,以 16.65% 的年複合增長率,成長至 2030 年的 953 億美元 。 印度政府推動的統一支付接口(UPI)、Aadhaar生物識別身份系統等數位基礎設施,極大地促進了金融服務的普及 。然而,當地中小微企業(MSME)的信貸缺口依然巨大,估計高達 3,600 億美元,這為提供小額信貸、供應鏈金融等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留下了廣闊的藍海 。 智通取得 NBFC 牌照,正在這條黃金航道上搶佔了絕妙揚帆起點。 雙引擎的協同效應 綜觀智通的比特幣戰略與印度金融科技業務,絕不是兩條平行線,我們能猜測出能夠相互賦能的閉環商模。 第一面向,印度金融科技業務能被定位為穩定的現金流產生器。在高成長的市場中,透過支付與小額信貸業務獲取的利潤,可以為整個集團提供持續且健康的營運現金流。 這些現金流不僅能支撐公司日常運營,更可以被用來償還為獲取比特幣資產而產生的融資成本(例如SORA可轉債的利息),甚至能直接增持比特幣,實現不依賴股權稀釋的資產積累。 第二迴面,比特幣儲備策略則是強大的資產負債表放大器。假設比特幣儲備價值的增長,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將顯著提升,淨值也會隨之水漲船高。擁有潛力成長的資產負債表,意味著公司可能擁有更高信用評級和更強的融資能力。 升值的比特幣更能成為優質抵押品,從國際市場上獲取更低成本的資金,再將這些資金投入到需要大量資本支持的印度信貸業務中,以加速市場份額的擴張。 這是很不錯的的對應雙槓桿,印度業務的成功運營為比特幣儲備提供資金,而比特幣儲備的增值則為印度業務的擴張提供槓桿。 智通董事會與動區說明,未來計劃將兩者深度融合,利用其NBFC牌照,在印度探索加密資產抵押貸款、基於穩定幣的跨境支付與結算、以及Web3錢包整合等創新金融服務,驅動公司的長期價值成長。 小結:台灣金融科技的帶頭隊伍,誰跟風? 智通科創此次重大轉型,為保守的台灣資本市場帶來了全新的想像。不僅是一間跨國業務公司的個案,更像是台灣資本圈裡的實驗,美國市場已經很多企業拉著 Bitcoin 的橘色戰旗往前衝鋒,台灣也拉起隊伍,測試著傳統股市資金,與前沿數位金融、虛擬數位資產結合的可能性。 智通是支獨特的領隊車馬,還是放出台灣企業資產「比特幣化」的第一炮?在面對核心業務成長放緩的挑戰時,台灣眾多現金充裕的科技公司,是否會效仿這種新模式?將比特幣納入其資產負債表、或間接曝險,以尋求新的企業價值增長點。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9:57

    Sonic 社群批准 1.5 億美元代幣發行計畫,用於在美擴張與機構採用

    與 EVM 相容的 Layer 1 區塊鏈 Sonic(前身為 Fantom)的社群批准了一項押注機構採用的重大計畫,投票同意發行價值 1.5 億美元的原生代幣 S,以資助在美國的擴張戰略,包括 5000 萬美元的 ETF 推進計畫、1 億美元的 S 儲備企業投資計畫,以及在美國德拉瓦州註冊成立 Sonic USA。該提案最終獲得 99.99% 參與者的投票支持。 Sonic Labs 將這項提案定位為一次必要的轉折,脫離其「2018 年的代幣經濟學」模式。當時 Fantom 基金會將大部分代幣供應分配給社群,使得基金會在啟動時僅持有 3% 的代幣。相比之下,同行普遍持有 50% 至 90%。雖然這種設計對社群友好,但團隊表示,它削弱了基金會在交易所上市、收購與合作上的資金能力。 此次新的代幣發行旨在彌補這一缺口,並讓 Sonic 能在區塊鏈日益「公司化」的市場中具備競爭力。 https://twitter.com/SonicLabs/status/1962161498517860729 計畫目標 Sonic Labs 計劃投入 5000 萬美元代幣用於推動基金產品,目標是與一間資產管理規模超過 100 億美元的受監管機構合作,推出追蹤 S 價格的 ETP 或 ETF,並由 BitGo 擔任託管方。 Sonic Labs 還計劃發起一個 PIPE(私募投資上市公司股份)投資工具,將 S 代幣注入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這些代幣將至少鎖倉三年,以換取該公司進行策略性的 S 財庫購買。 此外,這項投票授權撥出 1.5 億顆 S 代幣作為 Sonic USA 的啟動資金,該公司將設立於紐約市,並聘任新任執行長與核心高管,組建完整美國團隊,聚焦合規、政策與合作推廣。 在網路層面,Sonic 鏈上手續費將透過修訂後的機制重新分配,用於銷毀更多代幣並降低通膨,這也呼應了代幣持有者對通縮機制的訴求。 這些舉措能否真正帶來實際採用仍有待觀察,但 Sonic 如今已同時具備社群授權與龐大的資金彈藥,可以直接在 ETF 與傳統金融領域展開競爭。 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Sonic 的原生代幣 S 目前市值為 8.91 億美元,交易價格約為 0.31 美元。 參考來源
  • 18:04

    數位資產投資產品上週資金流入 24.8 億美元,以太幣基金仍最受青睞

    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CoinShares 在週一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數位資產投資產品在前一週的資金外流後出現反彈,上週錄得 24.8 億美元淨流入。僅 8 月份,淨流入總額就高達 43.7 億美元,使年初至今的淨流入來到 355 億美元。 來源:CoinShares 數位資產投資產品上週的資金流入表現強勁,但在週五因核心 PCE 數據公布後出現轉折。CoinShares 指出,該數據未能支持市場對美國聯準會 9 月降息的期待,使數位資產投資人感到失望,加上近期價格走勢偏弱,使得這些產品的資產管理規模從近期高點下滑 10%,降至 2190 億美元。 在區域表現上,美國依舊占據主導地位,上週錄得 22.9 億美元的淨流入。其他地區同樣展現正向情緒,瑞士、德國和加拿大分別錄得 1.094 億美元、6990 萬美元和 4110 萬美元的淨流入。 CoinShares 表示:「這種資金流入的廣泛分布顯示,週五的資金外流更可能由投資人的獲利了結行為所驅動,而非意味著數位資產類別出現更令人擔憂的趨勢。」 就各幣種而言,以太幣投資產品上週錄得 14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表現持續優於比特幣同類產品(約 7.48 億美元)。在 8 月整體表現上,以太幣產品累計流入達 39.5 億美元,比特幣則淨流出 3.01 億美元。 同時,Solana 和 XRP 投資產品持續受惠於美國潛在 ETF 上市的樂觀情緒,分別錄得 1.77 億美元與 1.34 億美元的淨流入。 來源:CoinShares
  • 14:26

    金銀價格雙雙走強,比特幣大反派 Peter Schiff:對比特幣來說非常利空

    黃金延續了上週的上漲勢頭,現貨金價今日稍早突破每盎司 3480 美元,似乎即將挑戰今年四月達到的 3500 美元歷史高點。在過去一週內,黃金漲幅來到了約 3.26%。 白銀今晨突破每盎司 40 美元大關,最高觸及 40.5 美元,刷新自 2011 年 9 月以來的最高價,過去一週漲幅約 4.2%。若再上漲約 22%,就將挑戰 2011 年接近 50 美元的歷史高點。 長期反對比特幣的投顧公司 Euro Pacific Asset Management 首席經濟學家 Peter Schiff 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事情開始變得有趣了」,在黃金與白銀上漲的同時,比特幣(BTC)跌回到 108,000 美元之下。他接著寫道: 「(比特幣)看起來還有更大的下跌空間,黃金和白銀的突破對比特幣來說非常利空。」 比特幣今晨再度下探,跌破 107,300 美元,創下自 7 月初以來新低。相較 8 月中創下的約 124,470 美元歷史高點,累計跌幅接近 13%。截稿前,比特幣交易價格為 107,793 美元。 一名追蹤者回覆說,這確實顯示出市場出現轉折。Schiff 則回應強調,他認為黃金與比特幣之間存在負相關,「比特幣只有在黃金下跌或長時間橫盤整理時才會上漲」。 Schiff 長期看好黃金表現,並在今年 6 月表達了對銀價前景的看好。他當時表示:「白銀的上漲潛力比比特幣更可期,而且下行風險也明顯較低。」
  • 13:26

    前高盛分析師:加密財庫公司帶來類似次貸危機風險,恐加劇市場下跌

    比特幣抵押貸款公司 Milo 執行長、前高盛分析師 Josip Rupena 表示,加密貨幣財庫公司帶來的風險類似於「擔保債權憑證」(CDO),這些由住房抵押貸款和其他各類債務打包證券化的金融產品,曾在 2007 至 2008 年金融危機中引發災難。 Rupena 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表示,加密貨幣財庫公司把原本沒有對手風險的不記名資產(bearer assets)拿來運作,卻額外引入了多層風險,包括企業管理層能力、網路安全,以及公司本身創造現金流的能力。他補充說: 「有一種情況是,人們把原本相當健全的產品——像是當年的房貸或當今的比特幣與其他數位資產——拿來再設計,帶往一個投資人不清楚自己實際曝險程度的方向。」 Rupena 表示,雖然他不認為加密財庫公司會成為下一次熊市的根源,但若這些公司槓桿過度,它們可能會因被迫拋售而加劇市場下跌。不過,現在還太早斷言具體影響將會如何。 傳統金融公司已經不再僅僅依循比特幣支持者 Michael Saylor 所推廣的「比特幣財務策略」,而是開始以各種山寨幣(altcoins)來建立加密貨幣企業儲備,如 ETH、SOL、BNB、TON 或 XRP。 儘管這些公司在採用加密貨幣財務策略後,股價一度飆漲,但隨著近期市場轉向下行,其表現開始出現分歧。例如:在今年 6 月啟動以太幣財務策略的 BitMine 股價一度飆漲超過 3300%,但近一個月表現低迷,已從局部高點下跌超過 35%。 參考來源 相關報導:《加密儲備企業背後隱密交易:SharpLink 等公司股價異動疑涉內線消息洩露》
  • 12:13

    Solana 重大升級 Alpenglow 達投票門檻,支持率高達 99%

    Solana 最新的共識機制升級提案 Alpenglow 已達到規定的投票率門檻,並有 99.6% 投票支持。治理投票流程自 8 月 21 日啟動,預計將在兩天後結束,只要投票趨勢維持不變,該提案很可能即將通過。 來源:Staking Facilities Alpenglow 共識協議由 Solana 開發公司 Anza(自 Solana Labs 分拆成立)於 5 月提出,被生態成員形容為 Solana 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協議升級。開發團隊預估本次升級能將區塊最終確認時間從目前的 12.8 秒縮短至 150 毫秒,帶來接近 100 倍的速度提升,使其性能足以媲美當前的網路基礎架構。 相關報導:《Solana Alpenglow 升級提案進入投票階段,聚焦速度與安全性提升》 根據 Solanabeach.io 的資料,投票將在第 842 個 epoch 結束時截止,預計完成時間是台灣時間週二晚間 9 點左右。 參考來源
  • 11:37

    川普家族支持的 WLFI 代幣將上市,旗下 USD1 穩定幣登陸 Solana 鏈

    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週一宣布,平台將於台灣時間今(1)日晚間 9 點上市去中心化金融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的原生代幣 WLFI,預計在下午 2 點開放用戶充值該代幣,WLFI 的提取則將於明天晚間 9 點開放。 WLFI 是由美國總統川普家族成員支持的 DeFi 協議與治理平台,其發行的美元穩定幣 USD1 目前市值已達 24.6 億美元,為全球第六大穩定幣。USD1 由美國短期公債、美元存款及其他約當現金支持,以維持與美元價值的 1:1 錨定。 WLFI 也在同日宣布其 USD1 現已登陸 Solana 區塊鏈,「使資本市場終於能以網際網路的速度運行」。此前 USD1 已在以太坊(Ethereum)、BNB Chain 和 Tron 鏈上運行。 WLFI 表示在上線 Solana 的第一天,USD1 已整合至 Raydium、BONK.fun 與 Kamino Finance,後續也將能在 WLFI App 裡全面使用。 https://twitter.com/worldlibertyfi/status/1962348972481098198
  • 11:17

    幣安任命 SB Seker 為亞太區負責人,推動負責任的成長與持續強化監管合作

    2025 年 9 月 1 日 — 全球領先的區塊鏈生態系統幣安今天宣布,任命 SB Seker 為亞太區(APAC)負責人。Seker 將帶領幣安在亞太地區的策略發展,進一步鞏固公司對負責任成長與持續強化區域監管合作的承諾。 Seker 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跨領域經驗,涵蓋公共部門、金融科技與區塊鏈產業,並在法律、策略、市場拓展與管理職務上展現卓越成績,其專業背景深植於法律、監管實務與合規領域之上。 作為亞太區負責人,Seker 將全面負責幣安在區域內的營運工作,推動策略夥伴關係的建立與促進市場採用。他也將專注於強化與政策與監管領域關鍵利害關係人的互動,進一步鞏固幣安在快速發展的加密產業中於合規領域的領導地位。 幣安執行長鄧偉政(Richard Teng) 表示: 亞太地區一直是幣安的重點市場之一,而 Seker 在該區域內所累積的豐富經驗,正是帶領公司邁入下一階段區域成長與合作的最佳人選。憑藉他在金融服務與受監管市場的專業背景,我們有信心幣安能持續實踐我們推動永續與負責任成長的使命,同時在亞太地區維持最高的合規標準。 談及此一新職位,Seker 表示: 亞太地區憑藉其獨特的市場多樣性與監理發展,已成為數位資產採用的領先區域。我非常興奮能加入幣安,與這支才華洋溢的團隊共同推動亞太地區數位資產生態系邁向永續、創新且合規的未來。透過與監理機構、合作夥伴及我們廣大的社群緊密合作,我期待在整個地區推動策略性計畫,並實現穩健的營運成果,而這一切都將建立在幣安對用戶保護、透明度與長期監管對齊的堅定承諾之上。 在加入幣安之前,Seker 擔任 Crypto.com 集團資深副總裁,負責全球產品開發及亞太與中東-北非-南亞(MENASA)地區的法律與監管事務。他亦曾於螞蟻集團(Ant Group)、羅斯柴爾德銀行(Rothschild & Co) 及 Amicorp Group 擔任多項高階法律職務。早年職涯中,Seker 曾在澳洲擔任訴訟律師,隨後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擔任中央銀行法律顧問。 關於幣安 幣安(Binance)是全球領先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也是全球交易量和註冊用戶數量最多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安因其在業界領先的安全性、透明度、交易引擎速度、投資者保護措施,以及無與倫比的數位資產產品與服務組合而受到全球超過 100 個國家、2 億 8000 萬用戶的信賴。其服務範圍涵蓋交易、金融、教育、研究、公益、支付、機構服務及 Web3 功能等多個領域。幣安致力於構建包容性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透過加密貨幣作為核心手段,為全球提升財務自由與普及金融服務。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0:59

    比特幣神秘創辦人躍上大銀幕!好萊塢將開拍《Killing Satoshi》,揭開金錢與權力之戰

    根據美國娛樂媒體《Variety》的報導,好萊塢明星皮特·戴維森(Pete Davidson)與奧斯卡獲獎演員凱西·艾佛列克(Casey Affleck),將共同主演一部名為 《Killing Satoshi》(殺死中本聰) 的陰謀驚悚片。該片靈感來自比特幣神秘創辦人中本聰,預計於 2026 年上映。 本片將由曾執導《神鬼認證》與《史密斯任務》的導演道格·李曼(Doug Liman)負責執導,而戴維森與艾佛列克所飾演的角色目前仍處於保密狀態。 據製作團隊表示,該電影將「交織政治陰謀、高科技間諜戰與與時間賽跑的情節,描述全球各方勢力——從政府、華爾街到矽谷——為了掌控權力而展開全面對決」。李曼形容這是一場「大衛迎戰歌利亞」的故事,而製片人、加密貨幣支持者萊恩·卡瓦諾(Ryan Kavanaugh) 則將其與 2010 年廣受好評的電影《社群網戰》相比較,該片戲劇化呈現了 Facebook 的創立過程。 李曼向外媒表示: 「《Killing Satoshi》講述的是一群出乎意料的反英雄,挑戰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物,在一場直擊金錢本質與控制權的史詩級戰役中交鋒。」 眾所周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是比特幣創辦人所使用的化名,而其真實身份至今仍未揭曉。中本聰所挖出的比特幣自 2010 年以來從未被轉移,以當前市價計算價值接近 1,200 億美元。HBO 去年推出的一部紀錄片聲稱揭露中本聰真實身份為早期比特幣開發者 Peter Todd,但本人已公開否認。 越來越多電影開始從加密貨幣的故事中取材。根據此前報導,FTX 倒閉事件也將被改編為影視作品。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 與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共同創辦的製片公司,正籌拍一部名為 《The Altruists》(利他主義者) 的八集影集,雖然目前尚未有上映日期。
  • 10:34

    比特幣巨鯨持續轉倉以太幣!過去 3 天累計拋售 9,000 BTC、買入 ETH 並投入質押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師 Lookonchain 分享的資訊顯示,此前拋售超 20 億鎂比特幣轉倉以太幣的比特幣遠古巨鯨於 1 小時前再次向 Hyperliquid 轉移了 1,000 顆比特幣,將其拋售並買入以太幣。 該巨鯨近日一直在不斷實施其比特幣到以太幣的轉倉計劃。數據顯示,屬於該巨鯨的地址在過去 3 天累計向 Hyperliquid 轉移了 9,000 顆比特幣,總價值約 9.8 億美金。 而賣出的資金幾乎全數都用於購買以太幣。 撰寫本文時,該巨鯨已將購買的近 8 萬顆以太幣用於質押,其餘 12.4 萬顆仍保留在錢包中。根據 Lookonchain 的說法,該巨鯨至今累計拋售 40 億美金的比特幣,並轉倉買入超 80 萬顆以太幣。
  • 09:59

    日本加速日圓數位化:郵儲銀行將推「存款代幣」,FSA 擬核准首檔日圓穩定幣

    日本似乎也加入全球穩定幣浪潮,正加速推動法幣數位化進程。 日圓代幣化 根據《日經》報導,日本郵儲銀行(Japan Post Bank)計劃自 2026 財政年度起加入 DCJPY 代幣網路,開放旗下 1.2 億帳戶用戶將存款即時轉換為代幣,用於投資代幣化證券,年化報酬目標約 3% 至 5%。 DCJPY 由 DeCurret DCP 開發,並獲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 等支持,代幣可由合作銀行按 1:1 日圓兌換。目前 GMO 青空網路銀行是唯一已公布的鑄造銀行。DeCurret 亦與地方政府洽談,計劃未來透過 DCJPY 發放補助金與津貼,以推動行政數位化。 同時,日本金融廳(FSA)最快將於今秋批准首檔日圓計價穩定幣,由東京金融科技公司 JPYC 發行,並計劃註冊為資金轉移業者。另一家金融集團 Monex 也考慮推出日圓穩定幣,用於國際匯款與企業結算。Monex 董事長松本大強調: 「若我們不涉足穩定幣,就會被時代淘汰。」 日銀加息在即,或推升 JPY 穩定幣需求 市場普遍預期,日本央行(BOJ)最快將於 10 月或 12 月再次加息,可能上調 25 個基點,以反映東京通脹持續達標 2%。目前日本長期國債殖利率已升至數十年新高,30 年期殖利率突破 3.2%,10 年期則達 1.64%,創 2008 年以來新高。 在美日 10 年期殖利率利差縮窄至 2.62% 的背景下,宏觀模型顯示美元兌日圓(USD/JPY)合理匯價應在 144.43 附近,低於目前約 147 的水平,意味著日圓仍有升值空間。這將進一步增加投資人對日圓掛鉤穩定幣與代幣化資產的興趣。
  • 09:48

    多家資管巨頭同步更新 Solana ETF 申請,彭博分析師:發行商與 SEC 互動積極

    包括 VanEck、Franklin、Canary/Marinade、Grayscale、21Shares、Fidelity、Bitwise、CoinShares 等多家資產管理公司,於週五同步更新了 Solana 現貨 ETF 的申請文件,顯示這些 ETF 發行商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之間的討論正在持續推進。 這一波修訂與上週多家業者同時更新 XRP ETF 申請的情況相呼應。兩次修訂的共同點在於,部分文件已新增允許「現金贖回」與「實物贖回」的條款,也就是說,ETF 投資人未來既可以選擇領回現金,也可以直接贖回對應的加密貨幣。 彭博 ETF 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在 X 平台表示,這些更新「很可能代表發行商與 SEC 之間有積極的來回討論」。 https://twitter.com/JSeyff/status/1961515564138168759 目前美國已推出的首檔現貨 Solana ETF 是 REX-Osprey SOL + Staking ETF。該基金於 7 月 2 日上市,透過一種規避傳統 SEC 審批流程的方式成功發行,但迄今仍未能複製現貨比特幣與以太坊 ETF 的熱度——後兩者自推出以來已吸引數十億美元資金流入。
  • 09:20

    馬斯克私人律師出任董事長,狗狗幣儲備公司擬募資 2 億美元

    根據《Fortune》週五報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私人律師 Alex Shapiro 被列為一間狗狗幣(DOGE)數位資產儲備公司(DAT) 的董事長,該公司計劃籌資 2 億美元。由於馬斯克本人是狗狗幣的粉絲,因此這一消息格外引人關注。 消息人士透露,投資人已開始接收到這家狗狗幣財庫公司的募資簡報,但該公司具體何時啟動仍未確定。《Fortune》補充表示,Shapiro 過去也曾是嘻哈歌手 Jay-Z 與演員 Alec Baldwin 的律師。 然而,這一消息並未為狗狗幣帶來多大的提振作用,過去 24 小時仍然因為整體市場的皮軟而下跌約 2.6%。 近幾週,DAT 儲備公司成為加密市場的重要話題。多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開始轉型為「代幣儲備」企業,積累的代幣涵蓋  Solana、SUI、Toncoin 以及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的 WLFI 治理代幣等資產。目前全球最大的 DAT 是 Michael Saylor 主導的微策略(Strategy),儲備規模接近 700 億美元比特幣。這股浪潮始於部分公司試圖複製 Strategy 的成功模式,透過「持幣財庫」來打造商業模式。 今年 7 月,Bit Origin(股票代碼 BTOG)宣布已獲得高達 5 億美元的股權與債務融資,計劃啟動一家企業級狗狗幣儲備。 同時,Grayscale 也正在推動掛牌並交易一檔追蹤狗狗幣的 ETF。
  • 08:30

    市場聚焦本週非農數據;比特幣「夏季魔咒」難破、9 月壓力續增

    夏季魔咒 儘管月中曾一度刷新歷史新高,但比特幣似乎仍然不敵夏季魔咒,8 月即將以下跌作收。更慘的是,苦難可能尚未結束,市場即將迎來平均績效 -3.7%、市場流動性同樣不佳的 9 月。 撰寫本文時,比特幣再度下挫跌破 108,000 美元,其餘大部分山寨幣也同樣延續近幾週的疲軟走勢。 本週關鍵數據 儘管美股週一因勞動節休市,本週僅四個交易日,但重磅數據密集,焦點落在週五公布的 8 月非農就業報告。市場預期新增就業 7.4 萬個,失業率升至 4.3%。在就業數據疲軟與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本週非農報告將成為牽動市場的最大關鍵。 若數據符合預期,將強化市場對聯儲 9 月會議降息 1 碼的押注,目前市場押注降息概率約 87.4%。 除了週五以外,本週還有: 週二 ISM 製造業 PMI(預估 49) 週三 JOLTS 職位空缺(預估 737 萬個) 週四 小非農(預估 8 萬)、ISM 服務業 PMI(預估 50.9)、新申領失業救濟(預估 23 萬) 此外,聯儲將於週三發布 《褐皮書》,多位官員也將發表談話,以上數據的揭露,都將為聯準會 9 月的降息決策提供線索。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contact@zombit.info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