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10/14 星期二

  • 22:46

    Monad 開放 MON 代幣空投確認,對象含主要 DeFi 協議用戶、NFT 持有者

    Layer 1 區塊鏈 Monad 的原生代幣 MON 空投申領網站已經上線,將開放至 2025 年 11 月 3 日。此次空投將向超過 23 萬名加密社群成員進行代幣分配,涵蓋五個主要類別,包括 5500 名 Monad 社群成員、區塊鏈重度使用者、更廣泛的加密參與者、貢獻者與開發者。 根據官方聲明,具體來說,這次 MON 空投的對象包括主要 DeFi 協議的用戶,包括 Aave、Morpho、Pendle、Curve、Uniswap、PancakeSwap、Hyperliquid 與 Pump.fun,以及參與主流 DAO 治理活動、持有知名 NFT(如 CryptoPunks、Pudgy Penguins、Mad Lads 和 Milady Maker)的用戶。 目前申領網站僅供資格確認,用戶可連結錢包並預留代幣,MON 尚不可轉移。正式發放將於代幣生成活動(TGE)後進行,預計會跟 Monad 主網上線同步。 Monad 共同創辦人 Keone Hon 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 「入口網站採用 Privy 進行驗證,您可以透過自己的 EVM 或 Solana 錢包簽署訊息以驗證所有權,也可以連結您的 Twitter、Discord 等社群帳號。所有驗證皆由 Privy 執行,簽署前務必仔細確認訊息內容。」 https://twitter.com/keoneHD/status/1978053222867562935 Monad 基金會成長負責人 Kevin McCordic 表示,用戶需在網站上進行一些申領設定,資料完成登錄後就不用再操作,等主網上線那天就會進行空投,「我們也會在 10 月 28 日舉辦可選的提前揭曉活動,讓有興趣的人先看到空投數量」。 https://twitter.com/intern/status/1978085555817656799 根據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上 MON-USD 期貨合約的標記價格(截稿前約 0.069 美元),MON 的完全稀釋估值(FDV)約為 69 億美元。 主網上線時間 Monad 於今年早些時候推出測試網,設計上完全相容於以太坊虛擬機(EVM),讓開發者能輕鬆將應用程式遷移過來。開發團隊先前表示主網預計於 2025 年底前上線。 Monad 旨在最佳化以太坊(Ethereum)的運作方式,以提供更高的吞吐量,目標達到每秒 10,000 筆交易(TPS),區塊時間為 1 秒。不過,這也意味節點營運者所需的硬體規格約為以太坊的兩倍。 Monad Labs 是該區塊鏈的開發團隊,由前 Jump Trading 成員創立,於 2024 年完成由 Paradigm 領投的 2.25 億美元融資。此前還完成 Dragonfly Capital 領投的 1,900 萬美元融資,以及 2022 年 5 月的 900 萬美元 Pre-seed 輪與同年 12 月的 1,0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參考來源
  • 21:58

    標普全球攜手 Chainlink 將穩定幣風險評估引入區塊鏈,助力機構級 DeFi 發展

    金融市場指數提供商標普全球(S&P Global)週二宣布與預言機網路 Chainlink 合作,將其穩定幣風險評級引入區塊鏈,以便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中使用。 這項合作透過 Chainlink 的 DataLink 服務讓使用者能即時存取標普的「穩定幣穩定性評估」(SSA)。根據新聞稿,這項整合使 DeFi 協議與智慧合約能以機構級的資料發布標準存取標普的獨立穩定幣風險分析,無須另外建立或維護新的基礎設施。 標普於 2023 年 12 月推出其穩定幣穩定性評估(SSA)框架,最初針對八種主要穩定幣發布評估,檢視的因子包括資產品質、治理架構、贖回能力、流動性與技術風險。目前標普已透過該框架評估 10 種穩定幣,包括 USDT、USDC,以及去中心化金融協議 Sky Protocol 的 USDS。 聲明指出,這些評估雖然不是信用評級,但會根據穩定幣相對於法幣維持穩定價值的能力,以 1(非常穩健)到 5(較弱)的等級進行評分。 標普表示,隨著機構投資者在數位資產領域的參與日益增長,將即時風險資料整合進區塊鏈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不斷提升。這次合作使得 DeFi 協議、借貸平台與投資者能直接將標普的分析嵌入其自動化決策系統中。 標普全球 DeFi 長 Chuck Mounts 表示: 「透過 Chainlink 啟動 SSA 上鏈凸顯了我們致力於在客戶所在之處與他們接軌的承諾。藉由 Chainlink 經驗證的預言機基礎設施,我們讓市場參與者能夠透過他們現有的 DeFi 架構,無縫地存取我們的評估結果,從而提升整個 DeFi 生態的透明度,並促進更有依據的決策。」 鏈上 SSA 將首先在由 Coinbase 交易所孵化的以太坊二層網路 Base 上推出,並計劃根據市場需求與客戶回饋逐步擴展至其他網路。 參考來源
  • 20:31

    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市值低於比特幣持倉價值,揭示市場信心降溫

    在日本上市的比特幣財庫公司 Metaplanet 的企業價值跌破其持有的比特幣總價值。根據官方數據,Metaplanet 的 mNAV(股票相對於其所持比特幣價值的溢價)在週二首次跌破 1,達到 0.99 的歷史新低。 來源:Metaplanet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自六月中以來,Metaplanet 股價(股票代碼:3350)大跌了 75%,從每股 1,930 日圓的高點下跌至 482 日圓,這導致其 mNAV 下滑超過七個百分點。 在 mNAV 跌至 0.99 的同時,Metaplanet 帳上持有 30,823 顆比特幣,買入均價約為 107,912 美元。以截稿前約 111,350 美元幣價計算,這些持倉價值約 34 億美元。該公司已連續兩週暫停增持比特幣,最近一次宣布購買發生在 10 月 1 日。 與傳統的資產淨值(NAV)不同,mNAV 是一項將企業價值與所持比特幣資產淨值進行比較的比率。根據 BitcoinTreasuries.NET 上的 mNAV 說明頁面,該指標旨在幫助投資者評估市場如何根據公司持有的比特幣資產來衡量其整體價值。當 mNAV 低於 1 時,代表該公司股價以低於其持有比特幣資產價值的折價交易,這種情況可能反映出市場對公司債務、營運模式或其他潛在風險的擔憂。 Metaplanet 原本是一家開發 Web3 與元宇宙技術並經營飯店業務的公司,在 2024 年 4 月轉型成為比特幣財務企業,採用比特幣作為核心財務儲備資產,以對沖日本的債務負擔以及由此導致的日圓波動。 該公司於 2024 年 7 月進行首次比特幣收購,立即引發後續的股價大漲。其 mNAV 在 7 月 24 日達到 22.59 的歷史高點,但此後再未出現過相同水準。 mNAV 下跌是否代表失敗? 市場觀察人士對於 Metaplanet 企業價值跌破其比特幣持倉價值的看法存在分歧。Melanion Capital 執行長 Jad Comair 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表示,Metaplanet 以低於其比特幣淨值交易,並不代表失敗,這反而顯示市場仍然對比特幣財庫模式存在誤解。 「這種情況就像早些年投資人錯誤理解特斯拉而去做空一樣,當時他們誤以為它只是家汽車公司,而忽略了那其實是一場能源革命。」Comair 表示:「同樣的事也會在這裡發生。一旦市場理解比特幣財庫企業的反身力量,這些折價將會轉變為持續性的溢價。」 Smartkarma 股票分析師 Mark Chadwick 則表示,Metaplanet 的 mNAV 變化凸顯出比特幣財庫趨勢的降溫,並認為這波加密貨幣財庫股的下跌是泡沫破裂的現象。 Chadwick 補充說,長期的比特幣多頭可能會將 Metaplanet 的折價視為買進機會。 參考來源
  • 16:44

    監管機構重啟 Gopax 收購審查,幣安有望重返南韓市場

    根據韓媒《Newsis》報導,在延宕兩年多之後,南韓當局近期已重新啟動對幣安(Binance)收購當地加密貨幣交易所 Gopax 的審查,這意味著幣安可能即將重返南韓市場。 幣安於 2023 年 3 月成為 Gopax 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 67%。隨後,Gopax 向韓國金融委員會(FSC)下轄金融情報中心(FIU)提交了高層人事調整申報文件。然而,監管機關以潛在洗錢風險為由,暫停了該案的審批程序。 依據現行南韓法律架構,監管機關並不會針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主要股東進行單獨的適格審查,因此這份高層人士調整申報實際上被視為對幣安作為主要股東資格的審查。 最新報導指出,FIU 近期已重新啟動該申報案件的審查程序,並持正面態度,預估最快可於今年年底完成審批。據分析,美國監管機構對幣安的法律風險解除是促使南韓當局態度轉向的主要原因。 Gopax 一度陷入危機 Gopax 是南韓五家獲准辦理法幣對加密貨幣交易的交易所之一,這項資格僅授予符合嚴格的身分驗證(KYC)與反洗錢(AML)標準的平台。 2023 年,Gopax 的 DeFi(去中心化金融)合作夥伴 Genesis Global Capital(GGC)凍結了與 Gopax 的 GoFi 儲蓄產品相關的客戶資金,導致 Gopax 爆發嚴重的提款危機。 這起事件的導火線是 GGC 在 FTX 交易所崩潰後暫停提款並於 2023 年 1 月申請破產保護,導致約 4700 萬美元的 GoFi 客戶資金遭凍結。而這場危機也促使幣安出手介入,並於 2023 年 2 月收購 Gopax 的多數股權,宣稱將注入資金以協助償還受影響的 GoFi 用戶。 參考來源
  • 16:01

    比特幣與以太幣 ETF 合計淨流出 7.55 億美元,投資人脫手進入觀望階段

    在上週末加密市場出現史上最大規模清算事件後,美國現貨比特幣與以太坊 ETF 於週一出現明顯資金外流,投資人普遍進入觀望狀態。根據 SoSoValue 數據,兩類 ETF 當日合計淨流出高達 7.55 億美元,顯示市場在震盪後仍未恢復信心。 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在週一錄得約 3.27 億美元 的資金淨流出。其中,Grayscale 的 GBTC 流出最多,達 1.45 億美元,Bitwise 的 BITB 則流出 1.16 億美元。其他如 Fidelity、Ark & 21Shares、VanEck 等基金同樣出現不同程度的贖回潮。不過,貝萊德(BlackRock) 旗下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 成為少數例外,逆勢吸引 6,036 萬美元 資金流入,顯示部分機構投資人仍將其視為避險標的。 以太坊相關 ETF 的情況更為嚴峻,七支以太幣現貨 ETF 在同日合計流出 4.29 億美元,且當天沒有任何一檔產品出現淨流入。其中,BlackRock 的 ETHA 單日流出達 3.1 億美元,為其自上市以來第二糟的表現。 Kronos Research 投資長 Vincent Liu 表示,週一的資金流向反映了「清算後的審慎情緒」。他指出: 「週一的資金外流反映出清算事件後的謹慎情緒。投資人暫時按兵不動,等待更明確的宏觀信號再重新進場。目前市場的活動更多是由情緒驅動,而非基本面。」 Presto Research 研究員 Min Jung 則指出,近期的 ETF 資金流出「更像是短期機構避險行為,而非長期看空信號」,他認為隨著市場消化週末的劇烈波動與政策不確定性,ETF 流動性將逐步回穩。 然而,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仍令市場情緒緊繃。中國商務部於今天在聲明中表示,雙方工作層級會談仍在進行中,但強調中方已準備好應對美方可能重啟的貿易戰,凸顯中美關係短期內難以降溫。受此影響,加密貨幣市場今日再度下探,比特幣跌破 11.2 萬美元,以太幣也跌破 4,000 美元。 參考來源
  • 15:14

    花旗計劃 2026 年推出加密資產託管服務,持續研究穩定幣產品

    根據《CNBC》報導,花旗集團的一名高層人員表示,該銀行計劃在 2026 年推出加密資產託管服務,這反映出華爾街的金融巨頭正逐步擴展他們在數位貨幣領域的布局。 花旗服務部門合作與創新全球負責人 Biswarup Chatterjee 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花旗在過去兩到三年一直在開發加密資產託管服務,目前進展順利。他表示: 「我們正進行各種探索……希望在接下來幾個季度內能推出一項可信賴的託管解決方案,提供給我們的資產管理人及其他客戶使用。」 加密資產託管有多種形式,包括由加密貨幣交易所代為保管代幣,或由機構自行持有。託管服務讓銀行能代表客戶持有資產,例如公司股票。也有專門為加密資產託管而成立的新創公司。Chatterjee 表示,花旗即將推出的託管服務將由該銀行直接保管原生加密貨幣。 所有託管形式都存在風險,例如駭客攻擊導致資產遭竊。由於銀行受嚴格監管且在資產託管方面經驗豐富,因此被視為較安全的替代選項。 Chatterjee 表示,花旗目前同時考慮自建託管技術解決方案以及與第三方合作兩種方向。 「我們可能會針對特定資產與客戶群體,完全使用內部設計與開發的方案,同時可能針對其他資產類別採用更輕量靈活的第三方解決方案。」Chatterjee 表示:「我們目前不會排除任何選項。」 探索穩定幣 美國銀行業者今年推出了多項與加密貨幣相關、同時利用區塊鏈技術的服務。摩根大通今年宣布計劃發行一種存款代幣,作為商業銀行存款的數位化表徵,能讓資金實現全天候不間斷流動。 這些存款代幣建立於以太坊(Ethereum)區塊鏈上。花旗也有自己的版本,名為「花旗代幣服務」(Citi Token Services),可實現全天候跨境資金流動。 這些銀行也正在關注穩定幣相關金融產品。花旗的 Chatterjee 表示,穩定幣在銀行體系與支付系統尚不發達的地區可能特別有吸引力,隨著花旗的客戶進入這些市場,與當地供應商和客戶互動時,類穩定幣的產品可能具有實際用途。他表示: 「我們確實意識到世界上存在一些地區,我們的客戶在那裡有商業需求,需要進入當地市場並展開業務活動。」 這位花旗高管補充說,該銀行仍處於「穩定幣探索的早期階段」。上週,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 BVNK 宣布獲得花旗集團旗下創投部門 Citi Ventures 投資,再次顯示該行對數位資產領域的濃厚興趣。
  • 15:01

    香港投銀華興資本擬募 6 億鎂籌組 BNB 儲備公司,YZi Labs 也將入股?

    根據彭博社報導,香港上市投資銀行華興資本正尋求籌集 6 億美元,成立一個專注於 BNB 的加密資產儲備公司。此舉若成功,將成為首批大規模押注 BNB 的上市公司之一。 擬在美國設立、專為持有 BNB 而設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這項計畫將在美國設立一家公開交易公司,其唯一目標是購買並長期持有 BNB。 目前,CEA Industries 是持有 BNB 數量最多的上市公司,其本月初將持幣總量提高至 48 萬顆 BNB。若華興資本的計畫落實,將有望取代其成為全球持幣量最大的 BNB 儲備企業。  CZ 家族辦公室將共同投資? 消息指出,幣安聯合創辦人趙長鵬的家族辦公室 YZi Labs(前身為幣安實驗室)計畫與華興資本共同投資該項目。 據報導,YZi Labs 近期持續召集投資者參與 BNB 生態相關計畫,上週還在新加坡舉辦主題為 「BNB 願景圈:引燃下一個兆級市場」的私人投資晚宴,10 月 11 日暴跌過後甚至再次創下歷史新高,顯示近期市場對 BNB 投資熱度的強烈程度,不過,幣安交易所在這次的精算潮中被廣泛批評為頭號戰犯,不排除會對 BNB 的後續走勢帶來影響。
  • 12:52

    Bitfinex:加密市場第四季仍有復甦機會,比特幣守穩 11 萬美元或開啟反彈

    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finex 在週一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加密貨幣市場在上週經歷史上名義金額最大的清算事件,多種山寨幣在流動性驟減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暴跌超過 80%。在 10 月 10 日短短三個小時內,整體市場價值蒸發了約 1 兆美元。單日清算規模超過 190 億美元,遠超先前在 COVID 崩盤與 FTX 倒閉時創下的紀錄。 Bitfinex 分析師表示,此次拋售潮由 10 月 10 日美中關稅緊張局勢升溫引發的大量現貨拋售所觸發,導致主要交易所間賣方與買方出現 2.5 倍的不平衡。當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消息傳出後,期貨市場進一步放大跌勢,累計成交增量(CVD,追蹤一段時間內買入和賣出成交量之間的淨差額)顯示現貨與永續合約市場的賣盤明顯壓倒買盤。 市場展望 Bitfinex 認為,如果歷史性的第四季季節性走勢——特別是在比特幣減半後的年份——再次重演,那麼市場仍有機會出現相對快速的復甦。這種情況尤其可能發生在主要資產完成盤整、價格區間持續收斂並維持數週穩定之後。 Bitfinex 分析師寫道: 「從歷史來看,這類由清算引發的恐慌拋售往往會在波動性收斂與槓桿清除後出現「機械性反彈」。對比特幣而言,若價格能重新收復並站穩 11 萬美元之上,將意味著進入穩定階段,並有望回升至 117,000 至 120,000 美元區間。若無法守住,則可能再度測試 10 萬美元支撐區。」 Bitfinex 在報告中進一步指出,大規模清算事件已有效清除槓桿部位,減輕了短期的拋售壓力,市場有望進入築底階段。然而,尚未解決的美中關稅爭端仍為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從技術面來看,目前需關注的關鍵價位在 11 萬美元與 10 萬美元。選擇權市場數據顯示,賣權履約價的最大集中區出現在 110,000 美元,而下一個主要聚集區則位於 100,000 美元,顯示這兩個價位是短期走勢的重要分水嶺。 資料來源
  • 12:49

    中國商務部確認與美方持續磋商,強調貿易戰「要打奉陪到底,要談隨時歡迎」

    針對美國近日宣布擬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並施加多項出口限制措施,中國商務部表示,本週中美雙方的工作層級磋商仍在持續進行,但同時強調,中國已準備好應對美國可能重啟的貿易戰。 中美仍在進行磋商 針對美國近日宣布擬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並施加多項出口限制措施,中國商務部週二發表嚴正聲明,強調中方對稀土等物項的出口管制是依法實施、正當合理的行為,並指責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手段。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確認,中美雙方仍在持續透過經貿磋商機制保持溝通,並於週一進行了最新一輪工作層會談。發言人在記者會中重申中國對稀土等物項的出口管制是依法實施、正當合理的行為,並呼籲美國不要一邊要求談判,一邊又威脅恐嚇出台新的限制措施。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進一步透露,相關措施出台前,中方已通過中美出口管制對話機制提前向美方通報,並指責美方自中美馬德里經貿會談以來,不斷推出新的對華限制措施,「嚴重損害中方利益,破壞磋商氛圍」。就外界關注的關稅戰與貿易戰前景,發言人重申中方立場堅定: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 11:19

    貝萊德執行長:比特幣與黃金同屬替代資產,但不應占投資組合太大比例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執行長 Larry Fink 近日在接受哥倫比雅廣播公司(CBS)採訪時,回顧了過往對比特幣的負面言論,並強調如今比特幣和黃金一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確實具有替代性資產的角色。 加密貨幣與黃金同屬替代性資產 Larry Fink 在訪談中回顧自己 2017 年的發言,當時他曾稱比特幣是「洗錢指數」。他說道: 「我當年那樣說,是因為當時比特幣的確主要被用於可疑資金活動。但市場會教你要重新檢視假設。如今,加密資產確實有其存在價值,與黃金一樣,它是一種替代性資產。」 不過,Larry Fink 也明確表示不應過度集中投資於此類資產: 「對於想分散風險的投資人,加密貨幣不是壞選擇,但它不該占投資組合太大比例。」 貝萊德比特幣 ETF 表現亮眼 貝萊德目前管理資產總規模約 12.5 兆美元,旗下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 於 2024 年獲美國證監會(SEC)批准上市,是美國首批現貨比特幣 ETF 之一。該基金目前資產規模超過 939 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資產 ETF,且根據彭博資深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的說法,IBIT 同時也是貝萊德最賺錢的 ETF 產品。 Fink 今年致投資人信中指出,IBIT 的投資者中有一半為散戶,且其中四分之三從未持有任何 iShares 產品。這顯示比特幣正在吸引全新投資族群進入傳統金融市場。
  • 11:00

    微策略暴跌前加倉 220 顆比特幣,完美錯過低價收購時機

    全球持有最多比特幣的上市公司微策略(Strategy),錯過了上週市場暴跌期間的「逢低買入」機會。 根據該公司週一發布的新聞稿顯示,Strategy 於近期購買了 220 顆比特幣,平均買入價為 123,561 美元。這筆交易資金主要來自公司出售多項優先股(代碼:STRF、STRK、STRD)後籌得的 2,730 萬美元。 然而,這次購買明顯是在暴跌前買入,價格遠高於當前的市場價位。比特幣於上週四的市場價格仍高於 123,000 美元,但在週五晚間暴跌至 103,000 美元,創下加密貨幣史上最劇烈的閃崩之一,導致超過 190 億美元槓桿倉位被清算。 該次暴跌起因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作為中國收緊稀土出口的報復,引發市場對「中美貿易戰重燃」的擔憂。在比特幣跌至低點時,價格比微策略的平均買入價低了近 16%。即使在週末快速反彈期間,公司若選擇稍晚進場,也能以 110,000 至 115,000 美元 的區間價位入手,約較實際買入價低 7% 至 10%。 不過,由於上半年揮霍資金大舉加倉,如今手頭資金所剩無幾,買入量並不大,因此即使儘管市場嘲笑該公司「買在高點」,也並未對整體持倉成本造成太大的影響。隨著這次增持,Strategy 的比特幣總持倉達到 640,250 顆 BTC,自 2020 年啟動比特幣儲備策略以來,其平均持倉成本為 73,000 美元。
  • 10:26

    暴跌前做空的鏈上巨鯨持續加倉比特幣空單,「內幕巨鯨」真實身份與川普長子有關?

    此前拋售比特幣轉倉以太幣,並在暴跌前做空比特幣與以太幣,進帳 1.6 億美金的鏈上巨鯨仍在持續加倉比特幣空單。根據鏈上數據顯示,其目前的比特幣空單部位已達到 3,440 顆,約 3.92 億美金,強平價格為 128,030 美元。撰寫本文時,該筆空單已浮盈近 600 萬美金。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鏈上偵探 Eye 表示該巨鯨地址與已破產交易所 BitForex 的錢執行長 Garrett Jin 有關。但事後鏈上偵探 Eye 又再追蹤報告中表示 Garret 只是幌子,背後操縱者另有其人,而且與白宮消息內幕交易團體有關,涉案核心人物包括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共同創辦人 Zach Witkoff 與 Chase Herro,Eye 甚至還點名了川普長子。 https://twitter.com/eyeonchains/status/1977844274965430437 不過,Eye 所提出的指控到目前為止似乎都僅憑所謂的「知情人士」,沒有其他有效證據能夠證明其說法。 (更新 12:03) Garrett 表示,空單只是在幫自己的客戶對沖套保,並表示他的客戶很有錢,如果流動性充足會繼續加倉。 https://twitter.com/GarrettBullish/status/1977945753273385332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contact@zombit.info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