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7/02 星期三

  • 19:52

    渣打分析師預測:由於 ETF 與企業買盤支撐,比特幣將在第三季達 13.5 萬美元

    根據《Cointelegraph》報導,渣打銀行分析師對比特幣在下半年的走勢持樂觀態度,理由是企業儲備買盤增加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資金流入強勁。 渣打銀行數位資產研究負責人 Geoff Kendrick 在週三發布的報告中表示,他們預計比特幣將在第三季末創下 13.5 萬美元的新高,並在年底突破 20 萬美元。 Kendrick 表示:「受益於投資流量的增加,我們認為比特幣已經擺脫以往在『減半』期後約 18 個月出現價格回落的規律。」他補充說,若依循過去的減半週期走勢,比特幣可能會在 2025 年 9 月或 10 月面臨下跌。 比特幣減半週期規律將失效? 在這份最新分析中,Kendrick 聚焦於比特幣減半週期的潛在影響。比特幣減半事件約每四年發生一次,使礦工獲得的區塊獎勵減半。從歷史角度,減半事件通常與比特幣價格飆升和隨後的修正相關聯。 在前兩輪週期當中,比特幣皆在減半發生後約 18 個月開始下跌,但 Kendrick 認為,2024 年減半事件的影響可能因 ETF 與企業購買等新動能而呈現不同走勢。 比特幣月 K 線走勢圖與減半時間點,來源:TradingView Kendrick 寫道:「我們預計價格將在持續強勁的 ETF 和比特幣儲備買盤支持下恢復上行趨勢。」他強調這兩種驅動因素在過去的減半週期中並未出現。 不過,渣打也不排除比特幣在第三季末到第四季初可能會有些價格波動,原因是市場仍會擔心過往減半後常見的修正走勢可能重演。 相關報導:《美比特幣現貨 ETF 昨淨流出 3.42 億美元,終止連 15 日淨流入趨勢》《企業瘋狂加倉比特幣!購買速度遠超 ETF,半年吸籌 24.5 萬顆》《21Shares 報告:第四次比特幣減半有何不同?》
  • 17:06

    加密敘事已被傳金接管;KOL Kyle 警告:「數位資產」將取代炒幣文化

    隨著機構與傳統金融積極涉入區塊鏈應用領域,加密產業內部也正悄然出現一場「觀念地震」。知名交易員、現任 Defiance Capital 分析師 KOL Kyle 近日在社群平台上發表一則評論,指出「Crypto Twitter」所代表的原生加密社群,正逐漸與產業前沿脫節,將面臨被實用創新與現實商業需求徹底拋棄的命運。 傳統金融吃掉了加密科技與敘事 Kyle 指出,雖然傳統金融巨頭持續宣稱「擁抱加密」,但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其實只有比特幣,以及由中心化機構主導的鏈上股票與永續合約等可商業化應用。他形容: 「TradFi 正在吞食我們的技術與敘事,卻沒有人真正驚慌。」 過去那些以 zkVM、SNARKs 為名進行學術研究的技術,仍陷在原地打轉,而真正「能賺錢的創新者」已在產業中橫掃千軍。Kyle 警告,無論是 DAO 治理、代幣經濟、基礎設施協議,甚至是 Crypto Twitter(加密貨幣原生社群),很快都將因為來自傳統金融的巨大浪潮而被邊緣化。 「胖協議假說」誤導創業者 Kyle 附上的長文截圖則直指,早期的「胖協議假說」讓太多創業者投入無法建立護城河或變現模式的基礎建設。他批評所謂「公共財」資助機制,在實質上成為沒有商業可行性的項目避風港,徒耗資源卻無法自我永續。 相比之下,文中還提及一些早期開源項目(如 Red Hat、MongoDB)背後真正的商業模式,是將開源程式碼轉化為企業級 SaaS 解決方案,而非像加密產業一樣,僅靠發幣拉盤。 Crypto 原生生態的未來未卜 Kyle 用 2021 年的 NFT Twitter 與 Crypto Twitter 對比為例,指出兩者當年已出現明顯認知落差;如今類似的情況正重演,而新的主角是「數位資產」(Digital Assets)這個逐漸被公共企業與機構佔據的敘事圈。他預言,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這些由上市公司與機構組成的「數位資產(Digital Asset)」群體,將會嘲笑還困在「Crypto Twitter」裡的人,因為後者仍在玩最新的迷因幣,還在緊抱所謂的「鏈上季節(onchain szn)」不放。Kyle 最後直言: 「如果你還在 Crypto 世界,請儘早轉向 Digital Assets 吧。」
  • 15:58

    Glassnode 報告:大多數比特幣持有者浮盈中,市場仍由 HODL 行為主導

    區塊鏈數據分析機構 Glassnode 在週二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在比特幣回升至 10.7 萬美元價位後,絕大多數比特幣投資人目前都處於未實現獲利狀態,這些帳面獲利總額達到驚人的 1.2 兆美元,接近去年底創下的 1.3 兆美元歷史高點。 Glassnode 指出,這個情況發生在比特幣於 98,300 美元附近找到強勁支撐之後,這個價格大約是短期持有者(持幣天數少於 155 天)的平均持倉成本。Glassnode 在報告中寫道: 「市場在如此波動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仍能守住短期持有者的成本基礎價位,這是一個正向訊號,顯示多頭仍掌握主導權,且市場的潛在動能可能仍偏向上行。」 來源:Glassnode Glassnode 表示,目前每位比特幣投資者的平均帳面收益約為 125%,這仍低於 2024 年 3 月價格觸及當時的 7.3 萬美元新高時及 2024 年 12 月市場最初突破 10 萬美元時的數字(約 180%)。Glassnode 也提醒說,這種可觀的帳面獲利可能會在市場情緒轉變時形成賣壓。 投資者行為 Glassnode 指出,市場仍表現出強烈的持幣不賣(HODLing)傾向,「目前的價格區間仍不足以引發大規模的獲利了結行為」。分析師解釋說,這種由「HODL」行為主導的情況可以從比特幣已實現利潤的減少、鏈上活躍度(Liveliness)的持續下降及長期持有者供應量的上升中可以看出。 Glassnode 報告指出,在比特幣 5 月創下歷史新高後,短期持有者的賣出行為大幅減少,這顯示市場普遍預期比特幣將進一步上漲。該報告補充說: 「這再次顯示,目前的價格區間對投資人來說吸引力不足,無法促使他們繼續賣出,這意味著市場可能需要進一步上漲(或下跌),才能釋放出更多的供給。」 來源:Glassnode 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比特幣在昨天經歷一波約 3% 的下跌,一度觸及 10.5 萬美元價位。截至本文發布之前,比特幣交易價格已反彈至 107,000 美元,距離 5 月 22 日創下的 11.19 萬美元歷史高點還差約 4.6% 左右。 資料來源
  • 12:55

    美比特幣現貨 ETF 昨淨流出 3.42 億美元,終止連 15 日淨流入趨勢

    根據 SoSoValue 的統計數據,美國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週二錄得 3.42 億美元的淨資金流出,結束了連續 15 個交易日的資金流入趨勢。這波流入的資金總額高達 47 億美元。 在 12 檔比特幣現貨 ETF 當中,沒有一檔呈現淨流入,淨流出金額最高的是富達(Fidelity)的 FBTC 基金,金額將近 1.73 億美元,其次是灰度(Grayscale)的 GBTC 基金,金額約 1.195 億美元。 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的每日資金流量(來源:SoSoValue) 美國以太幣現貨 ETF 則在週二錄得 4068 萬美元的淨流入,僅貝萊德(BlackRock)發行的 ETHA 基金和灰度的 GBTC 基金呈現淨流入,金額分別為 5484 萬美元和 996 萬美元。富達的 FETH 則是其中唯一一檔呈現淨流出的基金,金額為 2411 萬美元。 美國以太幣現貨 ETF 的每日資金流量(來源:SoSoValue)
  • 12:01

    由 Bitfinex 支持的 L1 區塊鏈 Stable 公布路線圖,使用 USDT 作為原生代幣

    由 Tether 的美元穩定幣 USDT 提供支援的 Layer 1 區塊鏈 Stable 於週二正式宣布推出,並公布多階段路線圖。該鏈將使用 USDT 作為原生代幣,用於支付交易費用,且點對點 USDT 轉帳無需 gas 費。 Stable 團隊在公告中表示,這個自稱為「穩定鏈」(Stablechain)的網路是「為了解決現有基礎設施的低效率問題而建立的」,例如手續費無法預知、結算時間緩慢,以及用戶體驗過於複雜。Stable 的核心設計目標是「釋放穩定幣的真正潛力,讓每個人都能更快、更便宜且更可靠地進行交易」。 根據 Stable 的文件,這條高吞吐量網路將具備次秒級區塊最終確認性(Finality),與以太坊虛擬機(EVM)完全相容,並與基於 LayerZero 的跨鏈美元穩定幣 USDT0 整合。 Stable 團隊也強調其針對機構需求所設計的自訂功能,包括保證區塊空間分配、批次交易處理,以及可兼顧隱私與合規的保密轉帳機制。其原生的加密錢包 Stable Wallet 也將支援社交登入和支付卡整合,以及人性化的錢包別名。 Stable 發展進程 在第二階段,Stable 將採用 Optimistic 平行執行來提升吞吐量,並新增企業級功能;第三階段則聚焦於推出開發工具,並優化 Stable 的共識模型。 來源:Stable Stable 由 USDT0 和 Bitfinex(與 Tether 關係密切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支持,目前尚不清楚開發團隊的身分。Tether 執行長 Paolo Ardoino 曾於上個月該項目宣布結束「潛行模式」時公開祝賀團隊。 Stable 團隊在文件中寫道:「Stable 正在從零開始打造一個穩定幣生態系,提供專門的基礎設施,以增強運行可靠性、用戶參與度和全球普惠金融。」該鏈還將提供專門的 SDK 工具,協助第三方團隊開發適用於穩定幣的應用程式。 資料來源
  • 11:03

    企業瘋狂加倉比特幣!購買速度遠超 ETF,半年吸籌 24.5 萬顆

    企業購買速度遠超 ETF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共購入 245,510 顆比特幣,遠高於同期由比特幣現貨 ETF 吸納的 118,424 顆,購買量幾乎是其兩倍。這一數字較 2024 年同期企業購買的 51,653 顆增加了 375%。 相比之下,ETF 的購買量則大幅下降,僅為去年上半年啟動初期吸納量(267,878 顆)的 44%。由於 ETF 每股皆由實際資產支持,其增發代表的是零售投資人、對沖基金與註冊投資顧問的市場需求。而企業購買比特幣則是由管理層基於戰略考量做出的決策,這顯示企業對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或對其炒作敘事)的信心仍然相當堅定。 其中,以 Strategy(微策略)為首的公司在今年前六個月購入了 135,600 顆比特幣,占所有上市公司購買量的 55%。相比之下,2024 年同期 Strategy 所占比例則高達 72%,這意味著今年的需求來源更加多元,已有更多企業加入比特幣儲備行列。 從 1 月 1 日到 6 月 30 日,上市公司平均每吸納 2.1 顆比特幣,ETF 才吸納 1 顆。多家企業董事會將「比特幣儲備策略」正當化為「對抗通膨」、「跨境流動性管理」、「品牌與數位金融趨勢對齊」等理由。此外,從會計處理角度來看,比特幣與現金不同,在未實現時不需納稅,而若資產發生減損,則能重新調整成本基礎,有利未來出售時的稅務處理。 以市場供應量衡量,2024 年初企業對比特幣的淨需求僅為 ETF 的 19%;但到了 2025 年中,這一數值飆升至 207%。這反映出比特幣流通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未來若此趨勢持續,企業可能成為比特幣的主要增量買方,進一步壓縮流通供給並主導價格走向。 杠桿風險值得關注 不過,儘管企業購買量持續攀升,但有分析師警告,許多企業是透過可轉債等方式進行槓桿操作,這可能會導致潛在風險產生。知名做空機構 Citron Research 在去年 11 月就因此開始做空 Strategy,該公司指出,Strategy 26 億美元的債務融資可能讓股價與比特幣基本面脫鉤,若比特幣價格回落,將對股東造成壓力。 市場也關注,若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這些以杠桿購幣的企業將面臨資產負債表壓力與潛在股權稀釋風險。儘管這些疑慮目前尚未影響企業的購幣意願,但隨著更多公司將比特幣納入財務考量,這些風險勢必也會成為其決策權衡的一部分。 參考來源
  • 10:50

    美證交會批准灰度多幣種基金 GDLC 轉換為 ETF 申請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週二批准了將灰度(Grayscale)大市值加密貨幣基金「Grayscale Digital Large Cap Fund」(GDLC)轉換為 ETF 的申請。這檔基金目前僅以場外交易形式提供給合格投資人。 根據官方資料,GDLC 基金主要由比特幣(BTC)構成,約占 80%,其次是以太幣(ETH),約占 11%,SOL、ADA 和 XRP 也包含在內,但這三種資產僅占個位數比例。 彭博 ETF 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表示,GDLC 基金的批准他們在預期之中,現在市場焦點轉向另一檔由 Bitwise 發行的加密指數基金(BITW),審理截止日為 7 月 31 日,但 Seyffart 認為 SEC 有可能提前批准。 根據 Seyffart 分享的資訊,BITW 基金的比特幣和以太幣占比與灰度的 GDLC 基金差不多,但涵蓋更多小市值幣種,包括 XRP、SOL、ADA、SUI、AVAX、LINK、DOT 和 LTC。 https://twitter.com/JSeyff/status/1940095766498091032 SEC 目前正在審查多檔追蹤不同加密貨幣價格的 ETF,包括 SOL 和 DOGE ETF。這反映出在美國總統川普於今年一月上任後,監管環境對加密資產變得更加友善。根據加密記者 Eleanor Terrett 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SEC 正在與交易所合作,初步制定一套針對「加密貨幣 ETF」的通用上市標準,以簡化審查流程並減少行政程序。 資料來源 相關報導:《彭博分析師:或將迎來「山寨幣 ETF 之夏」,Solana ETF 有望率先批准》
  • 10:18

    紐約檢察總長致信國會:強力反對《GENIUS 法案》,警告恐形成「Tether 漏洞」

    美國紐約州檢察總長 Letitia James 近日針對參議院正在推進的穩定幣監管框架《GENIUS 法案》發出警告,指出該法案缺乏足夠的安全機制,無法保障美國民眾的利益。 Letitia James 於週一在致函國會的一封長達八頁的信件中,呼籲立法者應放慢通過穩定幣立法的腳步,花費必要的時間,制定能在推動創新之餘,同時保護美國銀行體系的法律。 在公開信中,Letitia James 建議對《GENIUS 法案》 進行大幅修改,包括: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必須以銀行形式註冊、排除非銀行業者進入市場、並限制發行商須設立於美國境內。 她指出,目前法案草案仍「為外國業者發行美元掛鉤穩定幣留有空間」,實質上形成所謂的「Tether 漏洞」,讓美國監管機構無法對這類海外穩定幣發行商進行有效控制。Letitia James 警告: 「隨著穩定幣規模擴大,其持有的美國國債可能對美國財政市場構成系統性影響,美國必須牢牢掌控美元掛鉤穩定幣的發行權。」 此外,她還建議所有穩定幣發行商應強制實施「數位身份驗證」,以識別持幣人身分。Letitia James 寫道: 「如果缺乏數位身份認證,執法機關將難以阻止制裁規避、恐怖融資、洗錢,乃至違反《反海外腐敗法》、《遊說披露法》以及其他聯邦與州級反詐法規的行為。」 這並非詹姆斯首次對國會提出有關加密資產監管的警告。早在今年 4 月,她就曾致函國會四位議員,呼籲任何與數位資產相關的立法皆應納入「常識性原則」,如要求穩定幣在美國境內發行、禁止加密貨幣納入退休帳戶等。而在 6 月份,Letitia James 也向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提交聲明,批評該院提出的《數位資產市場明確法案》(CLARITY 法案)不足以保障美國的利益、投資人與國安。 目前,參議院已於本月稍早通過《GENIUS 法案》,而眾議院方面則擁有另一版本的穩定幣法案《STABLE 法案》,目前仍待審議。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 French Hill 先前已多次表示,兩院版本存在「重大差異」,需進一步協調,眾議院最終是否會採納參院版本,目前仍未明朗。
  • 09:19

    加密貨幣 ETF 快速通關?傳 SEC 著手制定加密 ETF 上市標準,市值與流動性或成關鍵指標

    加密記者 Eleanor Terrett 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與交易所合作,初步制定一套針對「加密貨幣 ETF」的通用上市標準,以簡化審查流程並減少行政程序。 https://twitter.com/eleanorterrett/status/1940066780367442267 若新制度實施,未來只要某加密代幣符合特定標準,發行商即可跳過傳統的 19b-4 上市提案流程,直接遞交 S-1 文件,並在 75 天後自動生效、於交易所掛牌上市。 目前尚未公布具體標準內容,但市場普遍認為市值、交易量與流動性等因素可能列入考量。 對於此消息,SEC 發言人透過聲明表示「不予置評」。
  • 09:00

    副總統范斯關鍵票打破平局,《大而美法案》驚險通關參議院

    美國時間週二下午,歷經數小時僵局與辯論,共和黨主導的參議院以些微票數通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這項稅收與支出大法案終於跨過一項重要立法門檻。 范斯關鍵票破平局,法案送返眾議院 該法案最終在 50 對 50 的僵局下,由副總統 JD Vance 投下關鍵的同意票後,成功在參議院通過。這使得川普設定的 7 月 4 日國慶日前完成立法的目標仍有機會實現。法案接下來將回到眾議院審議。 這份接近 1,000 頁的法案內容包括:永久延續川普任內推動的巨額減稅、擴大國防與邊境支出,同時削減對低收入族群的醫療補助(Medicaid)與食物補助等社會福利項目。參議院版本的法案先前已於眾議院以「僅一票之差」通過早期版本。 儘管川普曾公開表態期望在 7 月 4 日前完成立法,但由於赤字、社會項目削減幅度及黨內分歧不斷,連他本人也坦言:「國慶日前通過,將會非常困難。」 需要強調的是,該法案雖通過參議院,但在眾議院的前景依然未明,因共和黨最多只能承受三票倒戈。共和黨中的財政保守派批評,參議院版本每年恐為美國赤字新增 6,500 億美元,此外,也有部分共和黨議員對參院版本刪減醫療補助程度過深表達不滿。 民主黨人則全體反對,指責法案對低收入族群過於嚴苛。 Elon Musk:你們應該感到羞恥! 先前協助川普重返白宮、被任命為「政府效率部門」負責人的馬斯克,全力反對此法案。他警告,若法案最終通過,他將資助下一屆挑戰現任共和黨議員的候選人,甚至威脅成立新政黨「美國黨」。 他在 X 上寫道: 「所有競選時承諾削減政府支出、結果卻投下史上最大債務擴張案的國會議員,都該感到羞恥!」 據報導,馬斯克反對的另一原因是因為,該法案將大幅削減電動車與再生能源補助,這可能將直接衝擊他旗下企業特斯拉的營運。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contact@zombit.info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