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6/30 星期一

  • 23:21

    哈薩克擬設國家加密貨幣儲備,資金來源包括查扣資產與國營挖礦產出

    根據哈薩克國際通訊社報導,哈薩克中央銀行行長 Timur Suleimenov 表示,該國將透過央行副屬機構設立國家加密貨幣儲備,該儲備資金來源可能包括犯罪案件中查扣的資產,以及國營事業所挖出的加密貨幣。 據報導,哈薩克監管機構正在研擬相關規則,遵循主權基金管理的國際最佳實務,包括由單一機構管理、帳目透明,以及經審計的安全保管。Suleimenov 主張,單一託管機構的做法可避免市場波動與駭客攻擊對公共資產的風險,他希望相關部會與執法單位能敲定該架構,目前尚未公布啟動日期或儲備目標規模。 此舉將擴大哈薩克對加密貨幣產業的推動。該國目前控制全球約 13% 的比特幣算力,自 2022 年電力短缺後,官員查扣了近 2 億美元的非法誇況設備,並對礦工實施嚴格的發牌規則。 儘管越來越多國家持有加密貨幣,絕大多數持倉來源仍以查扣非法資產為主。根據 BitBo 的 Bitcoin Treasuries 數據,美國政府擁有最多比特幣,其後依序為中國、英國、烏克蘭、不丹與薩爾瓦多。其中,不丹與薩爾瓦多的比特幣資產屬於國家主動配置,而美國政府則依據美國總統川普的行政命令,將設立「比特幣戰略儲備」與「數位資產庫存」。 資料來源 相關報導:《不丹總理談比特幣儲備:已用於提供免費醫療、支付公務員薪資》《薩爾瓦多所持比特幣未實現利潤達 3.57 億美元》
  • 22:01

    Backed 推出代幣化股票產品 xStocks,登陸 Bybit、Kraken 與 Solana DeFi 協議

    代幣化資產發行公司 Backed Finance 週一宣布在幾家主要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和 Solana 區塊鏈生態 DeFi 協議上推出其代幣化股票產品 xStocks,讓用戶能夠交易包括 Apple、Amazon 和微軟等公司股票的代幣版本。 Backed 在官方文章中表示,超過 60 種代幣化股票將登陸 Bybit、Kraken 和 Solana 鏈上,這些代幣可自由轉讓且全天候交易,並將很快成為 DeFi 借貸的抵押品。 Bybit 已宣布會在台灣時間 6 月 30 日晚上 10 點推出美股代幣交易服務,首批上線交易對包括 COINX、NVDAX、CRCLX、APPLX、HOODX、METAX、GOOGLX、AMZNX、TSLAX 及 MCDX。Kraken 也表示會在今日上線 xStocks 交易。 此外,Backed 表示用戶將於今日稍晚可在 Solana 生態 DeFi 協議 Kamino 和 Jupiter 上交易這些代幣化股票,並可在 Raydium 上成為流動性提供者,以賺取手續費和獎勵。 Backed 共同創辦人 Adam Levi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透過將人們熟悉的資產帶入區塊鏈,並提供前所未有的可及性,我們不僅串聯了傳統金融與 DeFi,我們也正在為一個真正開放、高效、包容的全球金融系統打造基礎架構,讓每個人都能參與財富創造。」 Backed 也主導成立了 xStocks 聯盟,該組織由多家交易所和 DeFi 應用組成,致力於為現實資產(RWA)打造一個開放的鏈上市場。 資料來源
  • 20:09

    Strategy 斥資近 5.32 億美元增持 4980 顆比特幣

    美國軟體公司 Strategy(原微策略)今天(30日)宣布公司已在 6 月 23 日至 6 月 29 日期間,花費約 5.319 億美元購買 4980 顆比特幣,平均買入價格約 106,801 美元。 截至 6 月 29 日,Strategy 及其子公司總共持有 597,325 顆比特幣,買入均價約 70,982 美元,總投入成本約 424 億美元。 https://twitter.com/saylor/status/1939655936118808917
  • 16:53

    數位資產投資產品上週資金流入近 27 億美元,已連續 11 週呈淨流入

    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CoinShares 在今天(30日)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數位資產投資產品上週錄得連續第 11 週的淨資金流入,總額達 26.7 億美元,使這波流入的資金累積達 169 億美元。 CoinShares 認為,這樣穩健的投資人需求由多項因素共同推動,主要是地緣政治動盪的加劇,以及圍繞貨幣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 來源:CoinShares 上週數位資產投資產品的資金流入幾乎來自美國(約 26.5 億美元),瑞士和德國也有小幅資金流入,總額分別為 2,300 萬美元和 1,980 萬美元。瑞典、加拿大、巴西和香港則分別錄得 1,590 萬美元、1,360 萬美元、240 萬美元和 230 萬美元的淨流出。在近期加密貨幣價格上漲之際,香港的數位資產投資產品在 6 月持續出現淨流出,總額已達 1.32 億美元。 比特幣投資產品占上週總淨流入的 83%,吸引了 22 億美元。相對而言,空頭比特幣投資產品進一步錄得 290 萬美元的淨流出,使年初至今的淨流出總額達到 1,200 萬美元。CoinShares 表示,這清楚地顯示今年市場對比特幣的廣泛看好。 以太坊投資產品上週進一步吸引了 4.29 億美元的淨流入,使年初至今的淨流入總額將近 29 億美元。相比之下,Solana 投資產品自年初以來僅吸引 9100 萬美元的資金。 來源:CoinShares
  • 15:12

    美首檔質押型加密貨幣 ETF 傳將上市,分析師稱 SEC 已無進一步意見

    交易所交易產品發行機構 Rex Shares 上週末宣布其質押型 Solana ETF 即將上市,分析師認為,該公司似乎已成功回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所有監管意見,該基金可能隨時會推出。 Rex Shares 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其計劃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REX-Osprey™ SOL + Staking ETF」將是美國首檔質押型加密貨幣 ETF,股票代碼為 SSK。該基金旨在追蹤 Solana 的表現,同時透過鏈上質押產生收益。 https://twitter.com/REXShares/status/1938719417258647982 彭博資深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表示,Rex Shares 就該基金提交了一份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資料已經完全補齊,綜合所有資訊來看,似乎一切就緒,準備好隨時推出」。 ETF Store 總裁 Nate Geraci 則指出,SEC 似乎已接受 REX Shares 在該基金中所採用、極為罕見的 C-Corp 結構,這種公司組織型態先前曾被 SEC 認為與俗稱「ETF 規則」的 6C-11 條款相衝突。Geraci 表示:「看起來他們對於推進自己那套創新的 1940 年法案結構感到放心。」 Geraci 曾指出,REX Shares 採用了一種繞開標準監管程序的做法。彭博 ETF 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當時評論說,REX Shares 所設計的 Solana 質押型 ETF 架構在 ETF 領域非常罕見,因為它避開了大多數其他加密貨幣 ETF 發行商提出質押產品時所使用的標準 19b-4 申請程序,而這些申請目前仍在等待 SEC 的裁定。 Geraci 上週末表示:「看起來他們(REX Shares)認為監管意見都已解決,加密貨幣 ETF 之夏正式開始了。」彭博的 Balchunas 也引用了一張公開的電子郵件截圖,並寫道: 「這是 SEC 表示他們沒有進一步意見的回覆,所以看起來他們已經可以推出了,哇!」 來源:Eric Balchunas 質押機制是許多業界人士期待已久的加密貨幣 ETF 功能之一。3 月 20 日,貝萊德(BlackRock)數位資產部門負責人 Robbie Mitchnick 表示,該公司發行的以太幣 ETF 是一項「巨大的成功」,但也坦言若缺乏質押功能,這檔基金就「不那麼完美」。 資料來源
  • 12:43

    社群熱議 Robinhood 將與 Arbitrum 合作,ARB 價格短時漲逾 20%

    以太坊二層網路 Arbitrum 的代幣 ARB 昨晚經歷了一波漲勢,漲幅一度高達 27%,這可能與 Arbitrum 與美國券商 Robinhood 的合作傳聞有關。 Robinhood 上週日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Robinhood Crypto 總經理 Johann Kerbrat 和 Arbitrum 開發商 Offchain Labs 策略長 A.J. Warner 將在週一同台參與一場對談活動。這場對談將在 Robinhood 於法國舉辦的活動中進行,該公司稱屆時將發布「今年最重大的加密貨幣公告」。 Robinhood 與 Arbitrum 的合作傳聞可追溯至 5 月 8 日彭博社的一篇報導,該報導引用知情人士的說法稱,Robinhood 正在開發一個區塊鏈平台,讓歐洲投資人能夠交易美股,Arbitrum 和 Solana 是考慮合作的區塊鏈。 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 Eric Connor 認為,Robinhood 於上週末發布的公告內容可能意味著該公司已選擇與 Arbitrum 合作。創投公司 Dragonfly 合夥人 Omar Kanji 則推測 Robinhood 可能將在 6 月 30 日公布自己的區塊鏈。 https://twitter.com/AvgJoesCrypto/status/1939342652882681893 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Arbitrum 的原生代幣 ARB 自 2024 年 1 月達到 2.425 美元的歷史新高以來,已下跌超過 85%。截至本文發布之前,ARB 的交易價格約 0.359 美元,在過去 24 小時內上漲 17%。 資料來源
  • 11:11

    上億簽約金搶奪核心戰力!Meta 一週挖角八位研究員,OpenAI 高管:像家被偷

    隨著 AI 大模型競爭升溫,Meta 正在積極從競爭對手 OpenAI 挖角頂尖人才。根據《The Information》與《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最新報導,Meta 近期再度延攬四位 OpenAI 研究部門的資深研究員。總計來看,短短一週內,外界已知共有至少 8 位 OpenAI 研究員轉投 Meta,顯示這場 AI 人才爭奪戰進入白熱化。 Llama 4 表現未如預期,Meta 強化 AI 研發火力 這波挖角行動緊接在 Meta 四月發布 Llama 4 模型之後。儘管 Meta 高層對 Llama 系列寄予厚望,但市場評價卻不如預期,甚至在部分基準測試中表現不佳,引發公司內部反思。分析人士指出,Meta 此舉是為了迅速提升其 AI 研發的戰力,以在與 OpenAI、Anthropic、Google 等競爭對手的對決中迎頭趕上。 有趣的是,這場人才流動也引發 Meta 與 OpenAI 高層間的隔空交火。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日前在播客節目中坦言,Meta 為了挖角不惜開出「高達 1 億美元的簽約金」,但他也強調「我們最頂尖的人目前都還在」。 對此,Meta 技術長 Andrew Bosworth 則在內部信中回應,雖然高層人才的待遇「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接近該金額」,但「實際的合約內容遠比單純簽約金複雜得多」。 OpenAI 高層回應:我們沒有坐以待斃 面對核心研究員被大舉挖角,OpenAI 內部士氣受衝擊。根據外媒《Wired》取得的一份內部 Slack 訊息顯示,OpenAI 首席研究官 Mark Chen 近日在員工頻道中坦言: 「我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就像有人闖入我們家偷走了某些東西。」 但 Mark Chen 強調,公司高層並沒有坐以待斃。他指出,包括他本人與 Sam Altman 在內的領導團隊,近來「幾乎日以繼夜地與收到挖角邀約的人溝通」,並正加快腳步「調整整體薪酬結構」,研究如何用創新方式留住與獎勵核心人才。 此外,據稱 OpenAI 正考慮以更多非金錢方式加強人才黏著度,包括內部晉升、技術主導權、研究發表支持等策略。 這場由 Meta 點燃的「人才爭奪戰」或許只是開端。未來幾個月,其他科技巨頭是否也會加碼獵才?OpenAI 是否能守住技術護城河?這些問題都將左右未來 AI 產業的權力版圖。 參考來源
  • 11:02

    Metaplanet 宣布發行 300 億日圓零息普通債券,同時增持 1005 顆比特幣

    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週一(30日)宣布其董事會通過決議發行第十九期普通債券,債券總額為 300 億日圓(約 2.08 億美元),並執行對第三期公司債的回購與註銷。透過發行新債券所籌得的資金部分將用於本次回購與註銷,剩餘部分則將用於購買比特幣。 Metaplanet 表示,公司原透過發行第三期債券募集 17.5 億日圓用以購買比特幣,經與債券持有人協商後,公司同意以新債券對第三期債券進行再融資。相較於原先的第三期債券具利息並附擔保,新債券則為無利息且無擔保性質,因此公司決定執行本次回購與註銷。 此外,Metaplanet 還宣布公司已花費 156.48 億日圓(約 1.081 億美元)增持 1005 顆比特幣,平均買入價格為 15,569,831 日圓(約 107,601 美元)。截至 6 月 30 日,該公司的比特幣總持有量為 13350 BTC,買入均價為 97,832 美元,以比特幣目前約 108,500 美元的價格計算,這些持倉價值將近 14.5 億美元。 https://twitter.com/gerovich/status/1939519487696355716 相關報導:《Metaplanet 斥資逾 192 億日圓增持 1234 顆比特幣》
  • 10:30

    以太坊創辦人警告 Worldcoin 風險:「一人一身份」模型將終結網路匿名,多元身份系統是更優解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近日發文,針對如 World(前身為 Worldcoin)這類數位身份項目提出警告,直指其可能對網路匿名性造成威脅,尤其在加密社群中影響深遠。 以 ZK 技術實現「一人一帳號」的風險 Vitalik Buterin 在最新發布的文章中探討了以零知識證明(ZK)為基礎的數位身份系統的利與弊。他特別關注 World 等專案所主打的「一人一身份」模型。他認為,即便這種模型經過 ZK 包裹以保障隱私,也可能導致使用者在網路上的所有行為都與單一公開身份綁定。 「在這個愈來愈高風險的世界(例如:無人機時代),如果剝奪人們藉由匿名性自保的能力,將會帶來重大的負面影響。」 World 專案的運作與爭議 World 是由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及 Tools for Humanity 共同創辦人 Alex Blania 推出的數位身份專案。使用者透過虹膜掃描來證明「自己是人類」,從而獲得 World ID 以及加密貨幣獎勵 WLD 代幣。儘管該系統以 ZK 技術保護生物識別資料,但 Vitalik Buterin 認為,若使用不當,即便 ZK 包裹仍可能導致嚴重的隱私問題。 他表示,要維持有效的匿名性,使用者必須能夠擁有並管理多個電子郵件和社群帳號。然而,在「一人一身份」的嚴格架構下,社群平台將會以單一 app 專屬 ID 限制用戶,導致每個人僅能擁有一個帳號,遠不如目前像 Google 可建立多帳號的彈性制度。 優勢與隱憂並存 Vitalik Buterin 承認,ZK 包裹的數位身份系統確實有潛力解決 AI 濫用問題,例如分辨真人與機器人,進而改善社群媒體、生態投票機制等。然而,他也警告: 「如果這種一人一身份的制度設計得過於僵硬,將會犧牲去中心化社群長期珍視的『匿名性』。」 World 的推出雖曾因隱私爭議遭受批評,近期卻在市場上獲得一定進展,包括進軍美國市場、推出 World Visa 卡,並與日本 Tinder 合作進行身份驗證試點計畫。 Vitalik 呼籲「多元身份模型」 Vitalik Buterin 呼籲,與其推行單一的全球性 ZK 身份系統,更應該採用「多元身份模型」(pluralistic model),允許多個平台和機構共存、發行數位身份,讓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組合或切換不同的身份憑證或認證方式。 「在去中心化精神下,沒有人、沒有一家公司或政府應該壟斷網路身份的發行。」 參考來源
  • 10:01

    韓國市場調查:南韓中壯世代熱衷加密貨幣,七成受訪者有意加碼投資

    根據韓國 Hana 金融研究所於週日發布的最新報告,超過四分之一、年齡介於 20 至 50 歲的南韓人目前擁有數位資產,其中加密貨幣平均佔其整體金融資產的 14%,顯示虛擬資產正逐漸成為主流投資選項。 2050 世代之虛擬資產投資趨勢報告 這份名為《2050 世代之虛擬資產投資趨勢》報告指出,對加密貨幣的興趣開始橫跨世代,40 多歲族群參與度最高(31%),其次為 30 多歲(28%)、50 多歲(25%)。其中,78% 的 50 多歲受訪者表示他們透過加密貨幣進行資產累積,另有 53% 表示是為了退休而進行資產配置。 報告也發現,韓國投資人對加密資產的投資動機越來越多元,包含成長潛力、投資組合多元化,以及結構性儲蓄計畫等,皆被列為主要考量因素。 投資方式日趨成熟,七成受訪者有意加碼 報告指出,有 70% 的受訪者表示有意在未來增加加密貨幣投資,其中 42% 認為若傳統金融機構加大參與,他們會更有信心進場;另有 35% 認為若法律保障更完善,也會提升投入意願。 另一方面,受訪者的投資行為也變得更有規律。報告指出,定期定額投資的比例從 10% 上升至 34%;中期持有者從 26% 上升至 47%;短線交易者比例則略有下降。 資訊來源方面,投資人對親友口耳相傳的依賴度正在減少,轉而依賴官方交易所或分析平台來獲取加密貨幣市場動態。 壯年男性為主,持有資產仍以比特幣為首選 根據報告顯示,南韓的加密貨幣投資族群以 30~40 歲男性及白領族為主。比特幣仍是最常見的持有資產,有六成投資人擁有比特幣。隨著投資經驗增長,部分人也會轉向配置山寨幣或穩定幣,但九成投資人仍以主流幣為主,非同質化代幣(NFT)與證券型代幣(STO)仍屬小眾資產。 Hana 金融研究員尹善英指出: 「虛擬資產已在投資人資產組合中扮演重要角色,許多投資人期待法律制度化與傳統金融業的角色擴張。」 經濟壓力促使年輕人「押注」加密貨幣 然而,對於南韓的加密貨幣熱潮,一些觀察者提出不同看法。Anzaetek 首席產品官 Eli Ilha Yune 上週在德國區塊鏈週活動中指出,南韓年輕人湧入加密貨幣市場,並非出於對區塊鏈技術的信仰,而是「出於財務的絕望」。 Yune 認為,南韓青年失業率高達 6.6%,是全國平均的兩倍,再加上經濟增長停滯,房價高漲、股票報酬低迷,讓許多年輕人無法看到傳統理財的希望,只能轉向波動劇烈但報酬潛力較高的加密市場。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加密貨幣幾乎是唯一可行的資產增值選項。雖然部分人對技術有了解,但多數人其實不了解加密基礎設施,只是把它當成賺快錢的工具。」 隨著南韓政府擬於 2026 年發行韓元穩定幣,並推動更多虛擬資產政策,該國在亞洲的加密熱潮預料將持續升溫,但背後所折射出的世代焦慮與社會不平等,也引發更廣泛的政策與社會討論。
  • 09:18

    VC 研究報告:大多數比特幣儲備公司將走向「死亡螺旋」!MNAV 為存亡分水嶺

    根據風險投資公司 Breed 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只有少數比特幣(BTC)財庫型企業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避免陷入「死亡螺旋」式的惡性循環。而這種螺旋將重創那些其市值接近資產淨值(NAV)的比特幣儲備公司。 MNAV 是關鍵生死線 報告指出,這類公司的健康程度,取決於其是否能在資產淨值之上維持一個穩定的市值與比特幣的比率(MNAV)。也就是說,市場願意為其所持有的比特幣支付多少溢價。 一旦比特幣價格下跌、MNAV 開始縮水,公司股價就可能快速接近其實際淨值,從而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 股價貼近 NAV,市場信心下滑; 公司難以再透過股權或債務融資來買幣; 財務槓桿減弱,債務到期壓力上升; 融資困難導致出現保證金追繳(margin call); 被迫拋售 BTC,反而加劇價格下跌; 被更強大的公司收購,或退出市場; 市場整體陷入長期低迷。 報告作者指出: 「最終,只有極少數公司能夠長期維持 MNAV 溢價,而關鍵就在於是否擁有堅強的領導、紀律化的執行力、敏銳的市場策略,以及能夠在不同市場環境下持續提升每股比特幣持有量的能力。」 若採用債務槓桿 恐成市場新風險 報告中還警告,這種死亡螺旋可能成為下一輪加密貨幣熊市的導火線。不過目前市場情況相對樂觀,因為大多數比特幣財政公司仍以發行新股募資的方式購幣,而非透過槓桿借貸。這意味著,即便部分企業面臨清算壓力,市場整體風險仍屬可控。然而,若未來融資趨勢轉向債務主導,風險可能快速升溫。 比特幣財政儲備策略快速擴散 這一比特幣儲備策略最初由 Strategy(微策略)執行主席 Michael Saylor 所開創,自 2020 年開始持續購買比特幣,並為後來企業跟進提供了示範效應。根據 BitcoinTreasuries 數據,截至目前,已有超過 250 家機構與組織選擇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其中包括 140 家上市公司,這股趨勢在 2025 年仍在快速擴大。
  • 08:28

    美債承壓預警!川普財政立場引發市場警訊,資金再度轉向比特幣?

    比特幣價格過去一週一直在 107,000 美元至 108,500 美元區間徘徊。撰寫本文時,比特幣又再次回升至 108,385 美元水平,且這一波走勢狹帶著山寨幣一同上漲,似乎有機會突破當前的震盪區間。 川普發文安撫財政保守派 此波波動背景來自美國總統川普在 Truth Social 發布的一則言論,引發市場對川普政府的財政政策走向的新一輪市場討論。川普於 6 月 29 日針對國會中共和黨議員的分歧發文表示: 「所有支持削減開支的共和黨人(我也是其中之一)請記住,你們還要競選連任。別太瘋狂!我們會靠經濟增長補回來,還會是 10 倍的成長,遠超以往!」 此番發言正值共和黨為推動一項被稱為「大而美預算法案」的龐大財政法案爭論不休。這份超過 900 頁的法案總額達 3.8 兆美元,涵蓋川普 2017 年減稅法案的延續與擴大,例如取消小費、加班費與部分車貸的稅收,並將兒童稅額抵免提高至 2,200 美元,長者的抵扣額也將臨時提高。同時,該法案還將提高國防與邊境安全預算。 然而,為了抵消減稅所造成的稅收缺口,共和黨提議大幅削減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和營養補助等社會福利支出,引發黨內溫和派與保守派的尖銳對立。來自高稅州的溫和派要求提升州與地方稅抵扣(SALT)上限,保守派則要求進一步削減支出,特別是對社會福利的削減。 川普此番發文,目的正是在試圖安撫財政保守派,說服他們減稅政策將透過「經濟增長」自動補回減稅與支出擴大所造成的財政缺口,但許多經濟學家都指出,該法案勢必會在短期內進一步推高美國債務負擔。非黨派機構估計,該法案若通過,可能會將現有的 36.2 兆美元國債再推升數兆美元。 債市承壓,比特幣與黃金再度吸引避險資金 針對川普的發文,知名加密分析師 Will Clemente 在 X 上表示: 「看到這種發言,你怎麼還會願意持有美國長期公債?又怎麼會不持有比特幣或黃金?」 Clemente 的觀點代表了一種市場共識:財政寬鬆結合政治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削弱對傳統固定收益資產(如美國國債)的信心。若美國持續赤字擴張並導致貨幣寬鬆預期升溫,公債價格勢必承壓,而相對而言,比特幣與黃金作為抗通膨工具與價值儲藏手段的吸引力則會同步上升。 大而美預算法案仍存在變數 目前參議院正加緊協商,力拼在 7 月 4 日美國國慶日前通過法案。儘管川普試圖透過發文團結共和黨內部,但該法案能否取得參眾兩院的狹幅多數,仍充滿變數。民主黨方面則一致反對,認為該法案偏袒富人、加劇財富不平等。 總結而言,川普的「大而美預算法案」正讓美國政壇與金融市場同時面臨選擇:一方面是以減稅刺激增長的承諾,另一方面則是潛在的債務與通膨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比特幣與其他避險資產可能將迎來新一波投資需求。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contact@zombit.info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