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10/03 星期五

  • 22:02

    Coinbase 與三星合作,為美國 Galaxy 用戶提供會員服務、整合 Samsung Pay

    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週五宣布與三星(Samsung)合作,讓美國的三星 Galaxy 系列手機用戶能透過 Samsung Wallet 獲得 Coinbase One 的專屬使用權,體驗更好的加密貨幣服務。 Coinbase One 是 Coinbase 為加密貨幣用戶打造的一站式會員服務,提供零手續費交易、更高的質押(staking)獎勵、優先客服支援、專屬合作優惠,以及在帳號遭到未經授權第三方存取時的資金恢復保障。 此外,Coinbase 還表示已與 Samsung Pay 整合,其美國用戶可透過該支付服務購買加密貨幣。 在未來幾個月內,Coinbase 與三星計劃將這些服務推廣至更多全球 Galaxy 用戶。Coinbase 商務長 Shan Aggarwal 表示: 「我們與三星合作,將他們的全球規模與 Coinbase 值得信賴的平台結合起來,為人們提供最有價值的加密貨幣體驗——首先是美國超過 7500 萬名 Galaxy 用戶,接下來將拓展至全球。」 https://twitter.com/coinbase/status/1974097873987121651
  • 21:20

    沃爾瑪旗下金融科技公司 OnePay 傳將提供加密貨幣交易與託管服務

    根據《CNBC》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由零售業巨頭沃爾瑪(Walmart)持有多數股權的金融科技公司 OnePay 將很快在其行動端應用程式中提供加密貨幣交易與託管服務。 知情人士透露,OnePay 將在今年稍晚透過區塊鏈新創公司 zerohash 的協助,向用戶開放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交易。zerohash 在上個月完成了由美國大型線上券商「盈透證券」領投的 1.04 億美元 D-2 輪融資,參投機構還包括摩根士丹利、SoFi、阿波羅管理基金與 Jump Crypto。 這項舉措顯示,成立於 2021 年、由沃爾瑪與創投公司 Ribbit Capital 共同創辦的 OnePay 正將加密貨幣視為核心服務之一,藉此打造一款數位金融的「萬能應用」(everything app)。它目前已經提供多項銀行服務,包括高收益儲蓄帳戶、簽帳金融卡與信用卡、先買後付(BNPL)貸款,甚至還有電信服務方案。 透過允許用戶在應用程式中持有比特幣與以太幣,OnePay 客戶理論上可以將加密貨幣轉換為現金,進而用於商店消費或支付信用卡費。 OnePay 目前在 Apple App store 上免費財經應用程式排行榜中名列第 5,超越摩根大通、Robinhood 與 Chime 等更大型公司。而排在 OnePay 前面的 App 幾乎全都已經提供加密貨幣服務,包括 PayPal、Venmo 與 Cash App。 據報導,自創立以來,OnePay 最大的優勢就是其龐大的分銷管道。該公司的 App 已與沃爾瑪美國門市的實體與線上結帳流程整合,讓它能夠觸及每週高達 1.5 億名消費者。不過,OnePay 被設立為獨立於沃爾瑪的實體,因此它的服務並不僅限於沃爾瑪的顧客,而是希望吸引更廣泛的美國群體,尤其是那些在傳統銀行體系下無法獲得充分服務的人。 今年 6 月,《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稱,包括沃爾瑪(Walmart)、亞馬遜(Amazon)在內的零售商正在研究如何發行或使用穩定幣,這可能將他們處理的大量現金和支付卡交易移出傳統金融系統,從而節省數十億美元的手續費。
  • 16:30

    穩定幣市值首度突破 3000 億美元,Tether 的 USDT 主導增長

    全球穩定幣總市值首次達到 3,000 億美元,主要受到 Tether 的 USDT 主導地位所推動。目前,與美元錨定的穩定幣依舊擁有最高的市占率,然而,隨著歐洲與亞洲監管框架的不斷完善,歐元穩定幣以及其他當地法幣掛鉤代幣正加速湧現。 穩定幣市值達 3000 億美元里程碑 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全球穩定幣市值在 10 月 3 日突破 3,000 億美元大關,在過去 30 天內增長了將近 186 億美元,增幅達 6.57%。這波飆升主要受到美元穩定幣的快速崛起與全球廣泛採用所推動,特別是傳統銀行的參與,以及政府監管的出現。 來源:DeFiLlama 由 Tether 發行的 USDT 是這波穩定幣熱潮的最大推手,其市值已達 1,762.4 億美元,過去一個月內增長 9.38%。值得注意的是,USDT 的市占率已從年初的 66.6% 下降至目前的 58.44%。 由上市公司 Circle 發行、市值排行第二的 USDC 市值為 740 億美元,其市占率從年初的 21.5% 成長至 24.5%。第三名是 Ethena 發行的合成美元 USDe,市值為 148.1 億美元,市占率約 4.8%。 在網路分布方面,以太坊(Ethereum)區塊鏈承載了最多的穩定幣,流通量約為 1,712 億美元。其次是 Tron,流通量約 767 億美元。排行第三的是 SOL,流通量為 148.8 億美元。其他鏈則承載少於 140 億美元的穩定幣。 根據 RWA.xyz 的數據,穩定幣的月度轉帳量已達到 3.27 兆美元,但在過去一個月內小幅下降約 8%。目前約有 2700 萬個活躍錢包地址正在交易穩定幣。 新穩定幣的崛起 雖然市場上大多數穩定幣都與美元掛鉤,但許多公司正競相申請發行執照,以便推出與其他法幣掛鉤的代幣,挑戰美元主導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與歐元錨定的代幣,目前規模最大的是由 Circle 發行的 EURC,其市值已達到 2.54 億美元。然而,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歐元穩定幣總市值僅約 6.44 億美元,與美元穩定幣之間依舊存在顯著差距。 9 月 25 日,荷蘭知名金融機構 ING 宣布將與其他 8 家銀行組成一個聯盟,計劃開發符合 MiCAR(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法)要求的歐元穩定幣,並希望將其建立為「值得信賴的歐洲支付標準」,目標於 2026 年下半年推出。 亞洲國家也正在推動法幣數位化進程。根據日經亞洲 9 月報導,日本金融廳(FSA)最快將於今年秋季批准首個以日圓計價的穩定幣。另外,韓國數位資產託管公司 BDACS 在上個月推出首個韓元穩定幣 KRW1,擔保資產由該國大型金融機構友利銀行保管。 參考來源
  • 14:18

    Moonbirds 宣布將在 Solana 推出 BIRB 代幣,NFT 地板價先衝高後回落

    以太坊 NFT 系列 Moonbirds 週四宣布將在 Solana 區塊鏈上推出名為 BIRB 的生態代幣。 https://twitter.com/moonbirds/status/1973735805870039247 在發幣消息公布後,Moonbirds NFT 的地板價短時間從 3.5 ETH 上漲至 4.18 ETH,但隨後出現回落,截稿前地板價為 3.42 ETH(約 15,311 美元)。Moonbirds 的 X 官方帳號強調,目前尚未發布 BIRB 的合約地址與申領方式,推出前會有充分的提前通知與詳細資訊公布。 這個像素風格的貓頭鷹 NFT 系列自 2022 年發行以來歷經多次易主,最初由 Kevin Rose 的 Proof Collective 創建,剛推出時大受歡迎,僅兩天就創下 2.8 億美元的交易量——但隨後由於社群反彈,加上整體 NFT 熱潮的崩潰而快速走向低迷。 2024 年 2 月,無聊猿(Bored Ape Yacht Club)NFT 開發團隊 Yuga Labs 收購了 Proof 與 Moonbirds 品牌,但幾乎讓這個 IP 處於閒置狀態。直到 2025 年 5 月由 Spencer Gordon-Sand 領導的遊戲與 IP 開發工作室 Orange Cap Games 接手後,市場才重新燃起樂觀情緒。 今年稍早,Moonbirds NFT 在 Orange Cap 收購之前僅值不到 1,000 美元。而在 2022 年初發售時,其地板價一度達到 86,000 美元。 Orange Cap Games 執行長 Spencer 在發幣消息公布後於社群平台 X 上神秘地寫道:「時機就是一切。」他曾在接受《Decrypt》採訪時表示:「我們正在開發許多很酷的東西,但我們從未對外做出具體承諾,而且這完全是刻意為之。」 參考來源
  • 14:13

    Unity 遊戲平台驚爆安全漏洞!開發者正悄悄修補、加密資產恐遭竊

    據兩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Unity 遊戲平台正在悄悄修補一個安全漏洞,該漏洞允許第三方代碼在 Android 遊戲中執行,可能進而威脅到手機上的加密貨幣錢包。 Unity 漏洞恐導致加密錢包成攻擊目標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 Unity Technologies 開發的 Unity 平台,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即時遊戲、應用與體驗開發工具之一。根據公司數據,Unity 支援了超過 70% 的前一千大熱門手機遊戲,並且有超過 50% 的新手機遊戲出自 Unity。 消息人士形容該漏洞屬於「進程內程式碼注入」,但尚未證實是否能完全控制裝置。不過他們警告,在特定條件下,漏洞路徑可能升級為裝置級別的入侵,特別是在 Android 系統上。即便沒有取得完整的裝置控制權,惡意程式碼仍可能進行「畫面覆蓋、輸入攔截或螢幕截取」,進而竊取個人帳號資訊或加密錢包的助記詞。 消息人士指出,該漏洞影響範圍可追溯至 2017 年,雖然主要針對 Android,但 Windows、macOS 和 Linux 系統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響。 目前,Unity 已開始向部分合作夥伴私下分發修補程式和獨立修補工具,但官方公開公告預計要到下週一或週二才會釋出。對此,與 Unity 合作密切的 Google 發言人則向媒體表示已知此漏洞,並指出: 「Unity 正提供修補程式給應用開發者,開發者應立即更新應用程式。Google Play 將協助開發者盡快發布修補後的版本。截至目前,我們尚未在 Play 商店發現有惡意應用利用該漏洞。」 如何自我防護 消息人士建議玩家在修補程式釋出後,立即更新所有基於 Unity 的遊戲,並避免從非官方或第三方應用商店下載,或在網站下載 APK 檔案。 由於外部應用並未經過 Google Play 安全系統檢測,攻擊者可能散布經修改的遊戲版本來利用 Unity 漏洞。此外,外部應用也不會自動收到 Unity 的安全更新或修補。 使用者還應檢查手機的應用程式權限,關閉不必要的畫面重疊或遊戲中運行的輔助服務。最重要的是,建議用戶採用「風險隔離」做法:將加密錢包與遊戲裝置分開存放,或使用不同的帳戶,以降低潛在風險。 參考來源
  • 13:53

    政府關門+新規上路,萊特幣現貨 ETF 進度卡關;山寨幣 ETF 遭遇不確定性

    根據過往的時間表,SEC 審查 ETF 申請存在具體的時間進程,即使 SEC 不斷推遲審查,也必須在最終期限(約 240 天)做出是否批准的決定。然而,這次 Canary Capital 提交的萊特幣現貨 ETF 即使已經達到最終審查期限,SEC 卻仍然沒有做出決定。外界普遍認為,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可能原因主要有兩個。 政府關門帶來額外不確定性 首先是美國政府關門。SEC 早在 8 月曾發布「政府關門作業計畫」,雖然 SEC 仍會持續運作,但僅保留「非常有限」的人員,且 SEC 當時也明確表示將暫停審查與批准新產品註冊,包括金融產品、交易所自律規則修改,及加速註冊聲明生效等。 新「通用上市標準」帶來改變 然而,彭博 ETF 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和福斯新聞記者 Eleanor Terrett 皆提出不同的觀點。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SEC 最近針對加密貨幣 ETF 申請推出了全新的「通用上市標準」,並要求部分 ETF 發行商撤回已提交的 19b-4 文件,這意味著舊有的 19b-4 文件申請時程(即 240 天內作出裁決)可能已不再適用。而 Canary 已於 9 月 25 日應 SEC 要求撤回 19b-4 申請,這或許是 SEC 在週四沒有作出決定的原因之一。 https://twitter.com/EleanorTerrett/status/1973823760475046103 兩種因素重疊之下,讓外界無法確定,SEC 對 Canary 的沉默是因政府關門,還是因新通用上市標準 讓 19b-4 文件失去效用。 山寨幣 ETF 疑慮加深 美國市場正期待多種現貨加密 ETF 的潛在批准,包括 LTC、Solana(SOL)、XRP、Avalanche(AVAX)、Cardano(ADA)、Chainlink(LINK)、Dogecoin(DOGE) 等。若獲批准,有望開啟新一輪山寨幣 ETF 熱潮。但如今 SEC 對萊特幣現貨 ETF 按兵不動,讓加密社群對於政府關門下,監管機構如何運作,以及其新推出的「通用上市標準」將如何影響數十個等待批准的加密貨幣 ETF 產生更多疑問。
  • 12:46

    野村擬透過子公司拓展日本數位資產版圖,將推機構加密交易服務

    根據彭博社報導,因應日本加密貨幣交易的蓬勃發展,銀行業巨頭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計劃透過全資子公司 Laser Digital Holdings AG 擴大在該國數位資產領域的版圖。 據報導,成立於 2022 年、提供數位資產管理與創投服務的 Laser Digital 正準備申請執照,以便在日本向機構客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該公司在 2023 年取得杜拜的完整加密業務執照,並於同年設立日本子公司。 Laser Digital 執行長 Jez Mohideen 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這家總部位於瑞士的公司目前正與日本金融廳(FSA)進行前置協商。如果獲准,Laser 將在日本推出經紀自營商服務,對象包括傳統金融公司與加密貨幣企業,像是數位資產交易所。 在美國總統川普支持加密貨幣的政策帶動下,數位資產市場持續繁榮。根據日本虛擬與加密資產交易商協會(JVCEA)的數據,今年前七個月,日本的加密貨幣交易總額翻倍,達到 33.7 兆日圓(約 2300 億美元)。同時,日本即將進行的改革(包括減稅與建立加密基金投資管道)也成為吸引新進者的重要誘因。 Mohideen 表示:「進軍日本反映了我們對日本數位資產生態的樂觀態度。」 此消息出現之際,加密貨幣正在日本更深入地融入主流金融服務。日本僅次於野村的第二大券商「大和證券」於本週稍早表示,其 181 間零售分行的客戶已可使用比特幣(BTC)和以太幣(ETH)作為抵押來借入日圓。
  • 12:28

    貝萊德比特幣 ETF 資產規模突破 900 億鎂;彭博分析師:這時間點有望擠身全球前十!

    根據 Farside 的數據顯示,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前天的單日流入金額創下自 9 月 10 日以來新高,達 6.758 億美元。其中,貝萊德旗下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 獨攬 4.055 億美元,是自 8 月 14 日以來最大單日流入。 但昨日該紀錄又再次被刷新,雖然整體比特幣現貨 ETF 淨流入額略低於前天,但 IBIT 的淨流入卻進一步推升至 4.66 億美元,使其總淨流入金額達到 618.43 億美元。 根據彭博高級 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的說法,IBIT 資產規模已達 907 億美元,首度躋身全球前 20 大 ETF。自 2024 年 1 月推出以來,IBIT 已經上漲 175%。 https://twitter.com/EricBalchunas/status/1973421915189789029 Balchunas 指出,IBIT 進入前十大 ETF 或許指日可待,他甚至將 2026 年聖誕節視為可能的時間點。他解釋: 「有人問我多久能進前十?現在還差 500 億美元。如果未來 12 個月能重複過去的增長(流入 400 億美元、漲幅 85%),那麼或許不用太久。但前十的其他 ETF 也在成長,所以不好說。如果硬要設定,我會把時間點放在 2026 聖誕節前後。」
  • 11:49

    比特幣突破 12 萬美元,鏈上數據顯示 BTC 再次進入積累階段

    比特幣(BTC)價格突破 12 萬美元,創下自 8 月 13 日以來新高。鏈上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LTH)的拋壓正在減弱,市場或已進入新一輪的積累階段。 根據 Glassnode 數據,短期持有者已實現價值比(RVT)自 5 月以來持續收斂,反映投機過熱情緒降溫。歷史上,RVT 高企往往意味市場過熱,而當該指標下行至「全面市場冷卻區(紅線下方)」時,則代表短期交易者的獲利能力下降,相對於整體網路活動已明顯減弱,通常為累積期的前兆。 在供給面,長期持有者的淨頭寸變化(3 日均值)近期已趨於中性,顯示先前持續數月的獲利了結潮可能正在消退。若此趨勢延續,接下來的市場動能將更大程度依賴 ETF 流入與新增資金。 分析指出,比特幣或正在 11.5 萬至 12 萬美元區間建立結構性底部,類似今年 3 至 4 月的盤整期,當時 LTH 出貨趨緩後,市場隨即迎來一波強勢上漲。隨著拋壓消退、短期過熱降溫,12 萬美元已成為關鍵觀察位。 短期持有者的行為同樣釋放訊號。CryptoQuant 數據顯示,短期持有者盈虧比(STH-SOPR)9 月一度跌至 0.992,意味大量投機資金在持續認賠出場。但上週數據略微回升至 0.995,雖仍低於 8 月的 0.998,但已出現初步穩定跡象。這一走勢意味比特幣市場可能正在經歷一個 「健康重置」,投機性籌碼被洗掉後,為後續更穩定的上漲打基礎。 參考來源
  • 11:39

    花旗上調以太幣年底預期、下修比特幣目標:資金流向與宏觀因素成關鍵

    根據路透社報導,花旗集團上調了其對以太幣(ETH)的年底價格展望,並小幅下調了對比特幣(BTC)的預期,理由是投資人資金流向正在轉變,以及宏觀經濟因素的交互影響。 花旗對比特幣年底的目標價為 13.3 萬美元,這意味著比目前約 12 萬美元上漲約 10%;對以太幣的目標價為 4,500 美元,截至本文發布之前已經達到,目前交易價格為 4,550 美元。 花旗預期這兩個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在明年仍有持續上行的空間,以太幣 12 個月目標價為 5,440 美元,比特幣目標價為 181,000 美元。 花旗將比特幣的年底預測小幅下調,原因是一些宏觀經濟因素互相抵銷,包括美元走強與金價走弱。儘管比特幣的交易價格仍高於「採用模型」的估值,但該銀行表示,其「數位黃金」的敘事依然穩固,並可能吸引更多新增資金流入。 花旗分析師上調了以太幣的年底預測,指出該代幣在夏季大幅上漲,原因是機構投資人與理財顧問的大舉加碼。該銀行預計,以太幣在 2025 年底將小幅走高,主要受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與數位資產財庫(DAT)的強勁資金流入支撐。 花旗的基準情境假設是,比特幣在年底將有 75 億美元的強勁資金流入,而多頭情境則基於股市更強勁以及更高需求。至於以太幣,上漲動能來自於更廣泛的採用,以及透過質押(staking)與去中心化金融平台(DeFi)帶來的潛在收益。 花旗的比特幣空頭情境則預估,若經濟衰退的宏觀情境成真,其價格可能下探至 83,000 美元。而以太幣的下行風險則較難建模,因為其網路活動與價值累積的不確定性較高。 目前兩種代幣的價格都高於基於用戶活動的衡量標準,花旗強調,持續的投資人需求將是支撐價格直至年底並延續至 2026 年的關鍵。
  • 11:26

    比特幣挖礦難度連七次上調,再創歷史新高!礦工壓力山大

    根據 Glassnode 數據顯示,比特幣挖礦難度週三再度上調 5%,創下 150.84 兆的歷史新高,這也是連續第七次上調。 根據比特幣網路的機制,挖礦難度會每 2016 個區塊(約兩週)調整一次,以確保全網算力波動的狀況下,平均出塊時間能夠維持在 10 分鐘左右。 這次難度上升反映出網路算力的持續增長,目前已突破 1 ZH/s(zettahash,每秒 1 兆億億次運算),達到 1.05 ZH/s。算力越高,意味著越多礦機在競爭記帳,雖然能提升網路安全性,但也推高了礦工的盈利門檻。這種壓力已反映在 hashprice(每單位算力的礦工收入) 指標上。 根據 Luxor 數據,目前 hashprice 已跌破每 PH/s(每秒拍哈希)50 美元。今年夏天當比特幣價格突破 11.8 萬美元時,hashprice 一度觸及 52 美元,但隨著難度增加、價格走弱,已逐步回落。 要改善礦工的利潤,可能需要三種情況之一發生:交易費用上升(但目前仍處於多年低點)、比特幣價格反彈,或者網路算力增速放緩。 儘管難度創新高、hashprice 下滑,但比特幣礦業相關股票過去一個月仍在比特幣重回 12 萬美元的背景下同步上漲。Cipher Mining(CIFR)過去一個月上漲逾 51%、Bit Digital(BTBT)上漲 25%,而 Marathon Digital(MARA)則上漲近 16%。 參考來源
  • 11:07

    加密市場夜不眠!CME 明年將開放加密貨幣衍生品 24 小時無間斷交易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Group) 於週四宣布,該機構計劃自 2026 年初起將旗下加密貨幣期貨與選擇權市場改為 24 小時不間斷交易,讓客戶能隨時管理加密資產部位,反映出對受監管數位資產衍生品需求的快速增長。 CME 加密貨幣走向全天候模式 CME 股票、外匯與替代產品全球主管 Tim McCourt 表示: 「並非所有市場都適合 24/7 營運,但隨著市場參與者每天都需要管理風險,客戶對全天候加密貨幣交易的需求持續增加。確保我們的受監管加密貨幣市場隨時可用,能讓客戶在任何時刻都能自信交易。」 這項舉措呼應了 CME 董事長暨執行長 Terry Duffy 本週一在 CFTC–SEC 聯合圓桌會議上的發言,他強調金融市場最終將走向「全天候交易模式」: 「我相信這就是我們將要生活的世界,而市場本身會要求如此。加密貨幣是邁向這個方向的最佳途徑。」 交易模式與市場影響 目前 CME 的加密貨幣產品在週末與非營業時間暫停交易。新模式上線後,交易者將可透過 CME Globex 平台隨時交易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等期貨與選擇權,僅在每週的短暫維護時間關閉。假日與週末的交易仍會在下一個營業日結算,以保持報告與清算作業的一致性。 這一改變對機構投資人特別具吸引力,因為它結合了受監管交易所的穩定性與無需受制於傳統交易時段的靈活性。若獲得監管批准,CME 的 24/7 模式有望提升其與海外未受嚴格監管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競爭力。 加密衍生品的成長 CME 的加密貨幣產品今年表現亮眼,第三季日均成交量達到 34 萬份合約,名目價值約 141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該交易所同時宣布將於 10 月 16 日推出 Solana 與 XRP 期貨的選擇權,進一步擴充加密貨幣產品線。 目前 CME 是美國機構投資人交易加密衍生品的核心平台,根據 CoinGlass 數據,CME 在比特幣與以太幣期貨的未平倉合約規模上位居全球第一,分別達 1,680 億美元與 980 億美元。 參考來源
  • 10:32

    摩根大通:比特幣年底有望升至 16.5 萬美元,與黃金相比仍被低估

    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表示,比特幣(BTC)到今年年底可能攀升至 16.5 萬美元,因為相較於黃金,比特幣在經波動調整後的估值仍然偏低。 比特幣相對黃金仍低估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帶領的團隊在週三報告中指出,目前比特幣對黃金的波動率比率已降至 2.0 以下,這意味著投資比特幣所承擔的價格波動風險,相對於黃金約為 1.85 倍。根據這個比例,以比特幣當前 2.3 兆美元的市值來看,若要追上透過 ETF、金條與金幣投資於黃金的約 6 兆美元私人資金,需再上漲約 42%,「換算後比特幣理論價格將達到 16.5 萬美元」。 分析師補充,目前的估值缺口已發生反轉:2024 年底時,比特幣相對黃金高估約 3.6 萬美元,但現在卻低估約 4.6 萬美元。他們在報告中寫道: 「這種公式化的推算,顯示比特幣仍有顯著上行空間。」 事實上,摩根大通分析師早在今年 8 月就曾預測,比特幣年底價位可能達到 12.6 萬美元;但隨著黃金價格上漲,他們才進一步將推算出的合理價位上調至 16.5 萬美元。且摩根大通的樂觀預期,與市場近期的普遍看漲情緒一致。多家機構與分析師已將比特幣年底目標價上調至 20 萬美元 左右。 投資人湧入「抗通膨交易」 這項樂觀預測正值市場出現所謂的「貶值交易」之際。即投資人為了對抗政府赤字、通膨、地緣政治風險、央行公信力下降及新興市場貨幣走弱,而轉向比特幣和黃金等替代性價值儲存資產。 自 2024 年底以來,散戶投資人主導了這股趨勢,持續湧入比特幣與黃金 ETF。統計顯示,過去一年比特幣與黃金 ETF 的累積資金流入明顯增加。比特幣 ETF 在 2025 年初出現強勁流入,但在 8 月有所降溫;相較之下,黃金 ETF 近期資金流入增速加快,縮小了與比特幣的差距。 雖然機構投資人也透過芝商所(CME)的比特幣期貨參與,但分析師指出,期貨部位的增長明顯落後於 ETF 資金流入,顯示這波「貶值交易」更傾向由散戶主導。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contact@zombit.info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