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7/15 星期二

  • 16:59

    傳聞 Backpack 將開通債券市場,協助 FTX 中俄用戶轉讓債權

    KOL AB Kuai.Dong 引用多方消息來源指出,Backpack 交易所將開通債券市場,承接先前 FTX 宣佈不予賠付的中國、俄羅斯用戶債權。預計功能將很快上線,屆時用戶需要將 FTX 帳戶資訊同步到 Backpack,才能發起索賠。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FTX 重組團隊於 7 月 2 日提交的法庭文件顯示,FTX 恢復信託(FTX Recovery Trust)將針對特定「潛在受限外國法域」中的債權人,將其債權列為「爭議中債權」,暫停發放清償款項,直到法律狀況釐清或法院做出最終裁定。 https://twitter.com/sunil_trades/status/1940763118998630415 此舉影響範圍甚廣,其中中國大陸被視為主要受限地區,占整體受影響債權總值的 82%。但文件內容表明,即使債權屬於「爭議中債權」,但只要債權人選擇轉讓給合格地區的持有人,便仍然能向 FTX 申請索賠。
  • 16:15

    渣打銀行向機構客戶提供比特幣與以太幣現貨交易服務

    根據路透社報導,渣打銀行已透過其英國分支機構,向機構客戶提供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現貨交易服務,以滿足對加密資產日益上升的需求。 渣打銀行週二表示,該行是首家提供安全、合規且具擴展性的比特幣與以太幣「可交割現貨交易」服務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 渣打銀行在聲明中表示,機構客戶——包括企業、投資人與資產管理公司——現在可以透過熟悉的外匯交易介面進行數位資產交易,並且未來還將推出無本金交割遠期交易選項。 渣打集團執行長溫拓思 Bill Winters 在聲明中表示: 「隨著客戶需求進一步加速增長,我們希望為客戶提供一條在符合法規要求下安全且高效地進行數位資產操作、交易與風險管理的途徑。」
  • 15:43

    空頭投降?槓桿放空微策略的 ETF 股價連四日創新低

    根據《CoinDesk》報導,看空比特幣財務公司 Strategy(前稱為微策略)的投資人似乎已經失去耐心,開始退出空頭操作。週一,一檔在美國上市、針對 Strategy 股票提供槓桿做空曝險的 ETF 在近乎創紀錄的交易量下,股價下跌至歷史新低。 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Defiance 每日 2 倍放空 MSTR 主動型 ETF」(股票代碼 SMST)在週一下跌 7.58%,收於 18.17 美元,已連續四天創下歷史新低。當天有 288 萬股易手,創下該 ETF 歷史第二高的成交額。 資料來源:TradigView 比特幣大漲,空頭出現投降跡象 SMST 在高成交額中大幅下跌,顯示那些原本押注 MSTR 股價下跌的投資人可能已經放棄,並陸續退出市場。這種在高成交額下創歷史新低的走勢常常標誌著市場情緒達到最悲觀的程度,或是行情正接近觸底。 比特幣在週一亞洲交易時段突破 12.2 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為加密貨幣相關資產帶來強勁利多。當天稍晚,Strategy(MSTR)股價上漲逾 3%,收於 451 美元,創下自去年 11 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這檔 2 倍做空 ETF 的設計目標是每天提供 MSTR 股價日內漲跌幅「負兩倍」的報酬。換句話說,它是一種槓桿放空工具。然而,這檔 ETF 的價格自去年 8 月掛牌首日超過 2,000 美元以來已大幅下跌,整體走勢多為下行。根據 VettaFi 的數據,截至上週五,這檔基金在過去六個月內仍有 820 萬美元的淨流入資金。 在同一期間內,Strategy 的股價已從 100 美元漲至超過 440 美元。Strategy 是全球持有最多比特幣的上市公司,在上週的增持之後,該公司的比特幣總持有量已達到 601,550 顆,價值約 702 億美元。 另一方面,Defiance 發行的每日 2 倍做多 MSTR 主動型 ETF(股票代碼 MSTX)週一上漲至接近 50,創下 1 月 24 日以來新高,且成交額已連續第四日上升。根據 VettaFi 的數據,截至上週五,該基金在過去六個月內共淨流出超過 1.75 億美元。
  • 14:34

    跟進全球加密熱潮,哈薩克央行考慮將黃金與外匯儲備配置到加密資產

    根據哈薩克媒體《Kursiv News》報導,哈薩克中央銀行行長表示,該國正考慮將包括黃金與外匯儲備在內的國家資金投入到加密貨幣領域。 哈薩克國家銀行行長 Timur Suleimenov 週一在記者會上表示: 「我們擁有一個黃金與外匯儲備的另類投資組合,以及國家基金的另類投資組合。在這些組合中,我們採用積極的策略以獲取更高的投資收益。我們研究了挪威主權基金、美國及中東基金的投資經驗,他們通常會投入部分資金至加密資產本身,或是投資於與加密資產高度相關的 ETF 和公司股票。」 根據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K33 分析師於今年初發布的數據,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挪威主權財富基金透過投資包括比特幣財務公司 Strategy、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在內的加密貨幣公司間接持有 3,821 顆比特幣,年增 153%,當時價值約 4 億美元。 不過,Suleimenov 表示,哈薩克不會急於決定是否投資加密貨幣相關資產,同時指出這類資產具有高度波動性。他也重申了該國建立加密資產儲備的計畫,用來管理執法機構從犯罪案件中沒收的數位資產。 此舉跟隨著全球各國以不同方式進一步擁抱數位資產的趨勢。根據 BitBo 的 Bitcoin Treasuries 數據,美國政府擁有最多比特幣,其後依序為中國、英國、烏克蘭、不丹與薩爾瓦多。其中,不丹與薩爾瓦多的比特幣資產屬於國家主動配置,而美國政府則依據美國總統川普的行政命令,將設立「比特幣戰略儲備」與「數位資產庫存」。 儘管哈薩克經濟體規模不大,但在全球加密貨幣領域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該國挖礦產業掌握了約 13% 的全球比特幣算力。 資料來源
  • 12:42

    由 Tom Lee 領導的 BitMine 已持有逾 16.3 萬顆以太幣,價值約 5 億美元

    由知名分析師、投資研究機構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共同創辦人 Thomas "Tom" Lee 領導的以太幣財務公司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週一宣布,公司的以太幣(ETH)持有量已超過 16.3 萬顆,價值約 5 億美元。 BitMine 表示公司在 7 月 9 日完成了首次總額 2.5 億美元的私募增資,該行動是其「輕資產財務策略的一環」。此次交易由 MOZAYYX 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 Founders Fund、Pantera、FalconX、Republic Digital、Kraken、Galaxy Digital、DCG、Diametric Capital、Occam Crest Management、Graticule (GAMA)、GSR 和 Tom Lee。 根據新聞稿,截至 7 月 14 日,BitMine 的以太幣持有量為 163,142 顆,買入均價為 3,072.67 美元。BitMine 執行長 Jonathan Bates 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在完成私募後短短三天內顯著提升我們的 ETH 儲備部位。」 根據 Yahoo Finance 數據,在上述消息發布後,BitMine 股價(股票代碼 BMNR)一度大漲逾 40%,最終在週一交易日的漲幅為 0.98%,收於 41.02 美元。 原本專注於比特幣(BTC)挖礦業務的 BitMine 在今年 6 月宣布進行私募以啟動以太幣財務策略,並由 Tom Lee 擔任董事長。該公司先前表示,其績效評估目標是提升每股以太幣持有量,這將透過多種方式實現,包括:公司現金流的再投資、資本市場操作(包括利用市場波動降低資本成本)、透過質押(staking)產生收益以及 ETH 價值的變動。 Tom Lee 在新聞稿中表示: 「在眾多比特幣財務公司中,我們已看到持有大量資產所帶來的反身性效益。MicroStrategy(NASDAQ: MSTR)作為領導者,已累積超過 597,000 顆比特幣(根據其官網)。如此龐大的持有量為該公司創造了一種『主權保護權』,意即若某個國家有意取得比特幣網路 5% 的供應量,那麼 MSTR 的持倉將是極具吸引力的。同樣地,累積 ETH 供應量的 5% 的以太幣財務公司也能從類似的『華爾街保護權』中受益。」 https://twitter.com/fundstrat/status/1944741573452759304 BitMine 是今年多家建立加密資產企業儲備的上市公司之一,同樣以累積 ETH 為主的公司包括 SharpLink Gaming、Bit Digital 和 BTCS,其中 SharpLink 最近超越以太坊基金會,成為了持有最多以太幣的實體。
  • 12:07

    Grok 爆出「反猶太」醜聞後,馬斯克旗下 xAI 獲美國國防部 2 億美元 AI 合約

    在旗下聊天機器人 Grok 自稱「MechaHitler(機器希特勒)」並發布多則反猶內容的一週後,馬斯克創立的人工智能新創公司 xAI 便宣布與美國國防部(DoD)簽訂一筆總額近 2 億美元的人工智慧合約,內容為協助國防部開發與實作 AI 工具。 xAI 獲美國國防部近 2 億美元 AI 合約 美國國防部本週一也同步宣布,與其他幾家 AI 重量級公司(包括 Google、Anthropic 與 OpenAI)簽下相同上限的合約,這些合約將透過與總務管理局(GSA)的合作,使這些公司的 AI 工具能夠在整個聯邦政府中部署使用。美國數位與 AI 長官 Doug Matty 博士表示: 「將商業化的 AI 解決方案納入整體作戰與業務系統,能加速先進 AI 技術在我們聯合作戰任務、情報、商務與企業資訊系統中的應用。」 這份合約深化了美軍與 AI 開發商之間的關係,並可能進一步擴大美國政府對 AI 的採用。 爭議不斷的 xAI 反成政府供應商 儘管 Grok 上週在 X(原 Twitter)平台發表涉及納粹意識形態與性暴力幻想等內容,xAI 仍在近日宣布推出其最新模型,訂閱費每月高達 300 美元,並聲稱相關問題已修復。 與此同時,xAI 也宣布推出「Grok For Government(政府版 Grok)」計畫,除了提供一般版本產品,還將為政府單位量身打造應用於醫療、國安及其他公共服務領域的 AI 解決方案。xAI 在官網聲明中指出: 「在 Grok For Government 的架構下,我們將把所有頂尖 AI 工具帶進聯邦、地方、州政府以及國安單位。從簡化行政服務流程,到協助解決基礎科研與技術問題,我們希望 AI 能全方位推動美國前進。」 參考來源
  • 11:29

    遠古巨鯨出貨!拋售超 20 億鎂比特幣,引發市場進一步下挫

    根據鏈上分析師 @ai_9684xtpa 追蹤的數據顯示,持倉 14 年未曾出售過的 8 萬比特幣巨鯨於今日再次出現異動,其在過去 2 小時內持續向數位資產服務平台 Galaxy Digital 發送比特幣,大概率是要用於出售。 撰寫本文時,該巨鯨已轉出 18,343 顆比特幣,總價值約 21.73 億美元,且仍然持有超 6 萬顆比特幣。 根據 @ai_9684xtpa 的說法,該巨鯨的其成本低至 0.78 美金,本次 OTC 出售將獲率 15.2 萬倍。隨著該巨鯨的出售,進一步加劇了比特幣的價格回調,最低跌至 117,000 美元水平。 (更新)今日造成比特幣下跌的遠古巨鯨下午又分批向 Galaxy 轉移了超過 1.5 萬顆比特幣。截至下午 4:45 分,該巨鯨累積轉移總額已達 4 萬顆比特幣,總價值約 46.9 億美元,佔其帳戶總持倉的 50%。
  • 11:15

    美國國會迎來「加密周」!複習兩大關鍵法案,最快本週送交川普簽署?

    美國國會本週將進入被稱為「加密周」的立法期,預計將審議多項加密貨幣相關重大法案,其中包含穩定幣監管法案《GENIUS 法案》與數位資產市場清晰法案《Clarity 法案》。這些法案有望於本週通過,並於週五送交總統川普簽署。 《GENIUS》與《Clarity》法案重點 《GENIUS 法案》已於參議院通過,主要內容包括: 要求穩定幣須以美元或具流動性資產 100% 擔保 發行市值超過 500 億美元的穩定幣須進行年度審計 為海外穩定幣發行制定指引 若眾議院通過,《GENIUS》可能於週五前送達白宮。 相較之下,《Clarity 法案》則涵蓋整體加密貨幣產業,擬明確劃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監管職責,並要求加密貨幣公司提供財務資訊揭露與資產分離等保護機制。該法案尚未經參議院通過,但共和黨已將 9 月 30 日設為立法時限。 根據相關人士消息,《Clarity 法案》預計將於週三表決,《GENIUS 法案》 則在週四。 民主黨反對兩大法案,批川普涉利益衝突  民主黨對兩項法案的最大擔憂來自於川普與加密貨幣的利益關係。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川普已透過家族支持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DeFi 與穩定幣專案,以及 TRUMP、MELANIA 等迷因幣,獲利約 6.2 億美元。 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兩位民主黨領袖 Maxine Waters 與 Stephen Lynch 上週批評本週為「反加密貪腐週」,表示將反對兩項法案。他們認為這些法案缺乏消費者保護與國安防線,並可能讓國會成為川普牟利的幫兇。 民主黨也擔憂 GENIUS 法案將使由川普家族主導的穩定幣「World Liberty USD」獲得更多監管正當性。 《Clarity》法案對 DeFi 業者存風險? 與《GENIUS 法案》的一致看好相比,部分業界人士對《Clarity 法案》抱有疑慮,尤其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因為法案要求中心化交易所必須向聯邦註冊,同時讓州法律服從聯邦規範,但對於 DEX 並未提供相同豁免,使其暴露於州際間不一致的法律與執法風險。 此外,DeFi 社群也擔心,法案裡某些關於註冊的規定,可能不適用於或難以落實在 DeFi 平台上,反而會讓他們陷入灰色地帶或風險中。然而,市場分析師 Mark Palmer 認為,Clarity 將消除監管不確定性,有助於吸引傳統機構參與數位資產市場,並視之為重大轉捩點。 參考來源
  • 10:50

    罵最兇卻買最多?批評比特幣不成熟的先鋒集團,如今卻成微策略最大股東

    此前曾將比特幣稱為「不成熟的資產類別」、不適合長期投資人的先鋒(Vanguard)集團,如今卻已成為 Strategy(微策略)最大股東。 根據彭博社報導,Vanguard 曾在美國推出比特幣現貨 ETF 時明確表態不開放客戶交易,並重申不會推出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產品,認為比特幣會對投資組合帶來「災難性」風險。Vanguard 前執行長 Tim Buckley 當時表示。 「我們不認為它(比特幣)屬於長期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然而,根據彭博社的數據,Vanguard 目前透過旗下指數型基金與 ETF,持有 Strategy 超過 2,000 萬股 A 類普通股,相當於該公司已發行股票的 近 8%,極可能已在 2024 年第四季超越 Capital Group 成為最大機構股東。 目前 Vanguard 最大的 Strategy 持股來自其 1.4 兆美元的「全市場指數基金」(VITSX),持有約 570 萬股(市值約 26 億美元);其他基金如「擴展市場指數基金」(VIEIX)與「成長型 ETF」(VUG)也名列前茅,合計 Vanguard 的總持股市值約達 92.6 億美元。彭博 ETF 資深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表示: 「上帝很幽默。Vanguard 選擇了指數投資這條路,就必須持有市場上的所有股票,不論是否喜歡。」 儘管 Vanguard 強調這些持股並不代表對 Strategy 或比特幣的立場,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正凸顯了加密貨幣資產已深度嵌入傳統市場,許多投資人透過持有指數基金而不在不知不覺之中成為加密貨幣產業的投資人。 Strategy 執行董事長 Michael Saylor 評論道: 「Vanguard 成為 Strategy 的最大機構股東,這是一個強烈訊號,顯示傳統金融體系對比特幣及比特幣財庫策略的接受度正在上升。」 目前 Strategy 持有超過 70 萬顆比特幣,為全球企業持幣最多者。
  • 10:14

    做市商 Wintermute:2025 上半年機構大舉加倉主流幣,散戶資金湧向迷因幣與山寨幣

    根據加密交易公司暨做市商 Wintermute 最新報告,2025 年上半年牛市期間,機構與散戶投資者在投資策略上出現明顯分歧。 機構加碼主流幣,散戶聚焦迷因幣與山寨幣 報告指出,2025 年上半年機構投資人持續加碼比特幣與以太幣等主流加密貨幣,而散戶則轉向迷因幣與其他山寨幣尋求高風險高報酬的機會。這種分歧打破了過去幾年機構與散戶投資行為同步的趨勢,顯示市場正朝向更成熟與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根據 Wintermute 數據,主流幣(如 BTC、ETH)的配置比例在機構與散戶之間的差距創下歷史新高,達 30 個百分點。機構目前平均有 67% 的投資配置在主流幣上,主因是現貨 ETF 資金流入與其他新型累積工具的推動;相對地,散戶的主流幣配置比例下滑至 37%,更多資金轉進迷因幣與新興山寨幣。 Wintermute 創辦人暨執行長 Evgeny Gaevoy 表示: 「這不只是暫時現象,而是市場邁向成熟、分化與專業化的體現。機構將加密貨幣視為宏觀資產配置的一環,而散戶則繼續追逐創新與高風險機會。」 衍生品交易量暴增 除了資產配置上的分歧,機構投資者在策略上也出現轉變。2025 年上半年,機構大量採用衍生品工具進行避險、賺取收益與提高資本效率。Wintermute 發現,場外選擇權(OTC options)交易量與 2024 年同期相比大增 412%,顯示該市場需求快速升溫。 DOGE ETF 或成下半年焦點 而在迷因幣市場方面,BONK、WIF、POPCAT 等新興代幣受到散戶青睞,而 DOGE、SHIB 與 PEPE 等老牌迷因幣雖略顯疲軟,但仍位居市值前列。展望下半年,Wintermute 指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預計將於 10 月對數檔狗狗幣(DOGE)現貨ETF 申請案做出裁定,這可能對散戶投資需求產生重要影響。包括 Grayscale、REX-Osprey 與 Bitwise 等機構均已於今年提出申請。若獲得批准,將進一步推高 DOGE 市場活躍度與投資關注。 參考來源
  • 09:51

    比特幣回踩跌破 12 萬鎂!分析師:這一數據表明市場遠未觸頂

    比特幣(BTC)週一盤中一度逼近 123,000 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但隨後在美國交易時段開始回落,並於今早跌破 120,000 美元水平。儘管如此,分析師普遍認為,目前並非市場見頂,而是行情進入短暫盤整階段。 比特幣行情仍在「早期階段」 儘管短期內多數幣種出現回調,但 Arca 投資長 Jeff Dorman 表示,當前比特幣的漲勢尚處於初期階段,與過去幾波明確的泡沫高點相比,仍有顯著差距。 他引用分析師 Will Clemente 的觀察指出,歷次市場高點(如 2024 年 3 月現貨比特幣 ETF 通過,以及 2024 年底與 2025 年初川普當選與就職所引發的狂熱),其共同特徵都是發生在「山寨幣衍生品的未平倉合約量超越比特幣時」。然而目前並未見到類似現象。 此外,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整體交易量雖較上週增加 23%,但仍遠低於歷史幾波全面性行情時的高點。這意味著資金尚未全面湧入,加密貨幣市場仍保有上行空間。 國債與通膨疑慮,推升比特幣避險需求 此外,Bitpanda 執行長 Eric Demuth 表示,比特幣上漲的深層驅動力在於全球主權債務激增與貨幣貶值壓力,投資人正尋找對抗通膨與法幣風險的替代資產。他認為: 「比特幣升至 20 萬歐元(約 23.3 萬美元)並非不可能,但更關鍵的是它正在被制度性地納入主流金融架構中。」 Eric Demuth 補充表示,比特幣逐步被大型投資人納入資產組合、被主權國家納入儲備金,並成為全球銀行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這些趨勢才是決定性力量。Eric Demuth 預估比特幣的總市值將逐步趨近於黃金(目前超過 22 兆美元),是比特幣的 9 倍以上。若這一進程持續,比特幣的金融地位與價格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contact@zombit.info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